护生灵性健康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条目,1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研究工具,3资料收集方法,4统计学方法,2结果,1护生灵性健康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见表1),2护生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3护生灵性健康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关系(见表3),4护生自
杨 瑞,王宇龙1.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032200;2.山西省孝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直以来,护理教育通过提高师资素质、改革课程及教学方法、加强医院-学校合作等多种途径提高护生的职业素养,却忽视了护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提升其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的促进作用。自我管理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管理和调控自身思想、行为和心理状况,以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过程[1]。提高本科生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水平、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对其职业规划及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2-3]。因此,在护理教育中需高度重视护生自我管理方面的培养。灵性健康(spiritual health)是个体肯定自我人生意义和价值,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链接,并拥有内在能量,且能超越限制的一种状态[4]。有研究发现,护理工作者对病人的照护能力与其自身的灵性健康密切相关[5-6],且个体的身心健康及各项社会功能都与高水平的灵性健康有关[7]。但是,关于灵性及相关研究,在我国内地尚处于起步阶段。护生在校阶段是其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护生自身良好的健康状况和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其职业能力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外关于护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定量研究较少,且有关灵性健康对自我管理能力影响的调查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灵性健康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护生灵性健康与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为医学院校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3月选取某医学院校58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剔除因病或事假暂不在校者。根据Kendall提出的样本含量粗略估计法,一般以调查指标的10~20倍确定样本量。本研究中所用的调查表中的最长条目数为44项,取最长条目数的10倍,即440名。为了降低方便抽样的误差,将样本量扩大20%,即528名。考虑到数据缺失问题,又增加20%,为616名。本研究实际发放了616份问卷,收回601份问卷,经审核,最终纳入588份有效问卷,符合样本含量要求。本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调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