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隧道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进展
上臂,血栓,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技术的发展,2皮下隧道技术置入PICC的操作方法,1一针式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
陈伟芬,董 帅,刁彩霞,桑晨晨,牛钰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266000
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的发展
1929年Forsmann开发出第1条中心静脉导管[1],20世纪80年代美国将PICC技术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中[2-3]。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引进了PICC技术[4],为长期进行输液治疗和营养支持及输注刺激性、发疱性等药物的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可以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PICC置管技术最初采用14G、16G留置针进行盲穿[5],一针穿刺成功率低,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2008年,我国开始应用超声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6]置入PICC,该技术的开展将PICC置管技术从盲穿时代过渡到了可视化穿刺时代。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不仅为病人选择上臂更粗的血管进行穿刺,置管成功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7-8]。在超声下穿刺置管能够有效地避开对动脉、神经等组织的损伤,从而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动脉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移位、感染、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一直是该领域学者努力的方向。2001年国外有研究者在上臂创建的 2~3 cm皮下隧道放置了PICC[9]。2010年,我国唐新姨等[10]将一针式皮下隧道技术应用于PICC置管中。近些年,不同方式的隧道技术逐步在临床开展应用,为更好地了解和推广该技术,本研究将皮下隧道技术在置入PICC的国内外临床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该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2 皮下隧道技术置入PICC的操作方法
2.1 一针式隧道式PICC置管技术
一针式皮下隧道是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所用的穿刺针,将穿刺针在皮下潜行一段距离后再刺入目标血管。王艾君等[11]对493例病人采取一针式皮下隧道法,以5°~10°从隧道出口部位行皮下穿刺,将穿刺针在皮下潜行2~5 cm,至穿刺针接近目标静脉穿刺点处,在超声引导下根据目标血管的深度将进针角度抬高刺入血管。朱姮[12]以15°~30°进针穿刺,在皮下潜行1.0~1.5 cm后再刺入血管;江红梅等[13]在皮下潜行2 cm后刺入目标血管;唐新姨等[10]选择了皮下潜行2.0~2.5 cm后刺入目标。由此可见,一针式隧道技术潜行距离通常较短,进针角度较小。由于受穿刺针长度和皮肤松弛度限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