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造瘘管留置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的研究进展
1肾造瘘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1管路固定因素,2病人因素,3医护人员因素,2预防肾造瘘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策略,1实施围术期管路安全管理,2实施留置管路的延续护理,3实施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3展望,1
杨 旻,罗 翠,刘双苔,何文斌,王 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430071
经皮肾造瘘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my,PCN)在泌尿外科应用广泛,病人在术后往往需要留置肾造瘘管(nephrostomy tube),暂时性或永久性造瘘病人常规每3个月进行管路更换,均面临发生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风险。非计划性拔管指管路未达到拔管指征即意外滑脱[1-3]。管道滑脱后重新置管,将导致病人住院时间延长、非计划再入院率提高,感染风险增加,经济负担加重,暴力牵拉导致的脱管还易造成肾脏撕裂伤,损害肾功能[4-7]等,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康复和生存质量[8-9]。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已成为肾造瘘管留置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关注内容,本研究通过分析和归纳肾造瘘管留置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为指导护理人员开展全面、有效的预防肾造瘘管非计划性拔管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肾造瘘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
1.1 管路固定因素
肾造瘘管固定不牢或不妥当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因素[5,10],有效的管路固定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必要条件[11]。目前,较多研究集中于对肾造瘘管固定方法的探索,通过缝合固定肾造瘘管易造成皮肤瘙痒,形成慢性肉芽肿,造成病人额外的痛苦[10]。经研究证实采用透明薄膜敷料[12]、导管固定贴+腰带[13]、体位垫[14]等能提高肾造瘘管固定效果,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实用新型专利如肾造瘘管及引流袋固定装置[15]、肾造瘘管放置腰包[16]等则侧重于整理和收纳肾造瘘管,能有效避免管路受到牵拉或拔出,提升携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但目前较少应用于临床,其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尽管肾造瘘管分猪尾型、球囊型等,然而Bayne等[17]研究发现导管类型并不影响非计划性拔管率。多样化的肾造瘘管固定装置和方法提示医护人员可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和适用类型采取更加个性化的管路固定措施,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1.2 病人因素
1.2.1 病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升高
国外一项针对475例肾造瘘管留置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病人的BMI是肾造瘘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1),BMI每增加1 kg/m2,肾造瘘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上升6%,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病人(5.5%,n=24)BMI平均值为39.7(≥30)kg/m2,属于肥胖人群[17-1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