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
漏气,住院费用,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手术方法,3干预方法,4评价指标,5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2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
王小兰,王 婷,李翻翻,岳 勤,马国婧,赵 丹,王盼盼,王 敏,马晓丽,马敏杰*1.甘肃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甘肃 730000;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胸腔闭式引流是肺大疱切除术后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其主要是对胸腔内残留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引流,促使肺复张、稳定纵隔、恢复其肺部的功能[1-2],主要用于开胸手术、气胸、血胸和脓胸引流术中[3-4]。目前,临床上对接受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的病人常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系统进行术后胸腔引流,但该系统多基于重力或负压进行引流[5],无法提供有关漏气量和漏气模式的准确信息,漏气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7]。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是一个连续和客观评估数字化引流的监控系统,可对病人胸腔漏气的定量信息进行客观显示和记录,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观察者间的变异性[8],从而减少对夹管试验的需要,并最终优化胸管的拔出时间。相关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胸腔引流系统相比,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在提供客观引流数据、减少住院时间及促进病人活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9-10]。近年来,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在国外有较多研究,但在国内应用报道较少,尤其是对于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引流效果的研究较罕见。因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12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数字化胸腔引流系统在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后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2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且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70岁;2)CT检测确诊为肺大疱;3)单侧病灶;4)临床资料完整;5)意识清楚。排除标准:1)合并肺部肿瘤、炎症或结核者;2)既往同侧进行过肺部手术者;3)广泛胸膜粘连者;4)中途更改引流装置或退出治疗者;5)不愿配合本研究者。按术后使用引流装置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7例,男59例,女8例;年龄16~57[24(21,34)]岁;体质指数(BMI)17.19~25.68[19.79(18.37,21.11)] kg/m2;气胸部位:左侧37例,右侧30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