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应对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
消极,医患,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调查工具,3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不同应对方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一般资料比较,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3讨论,4小结
许亚妹,陈淑琴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351100
静脉溶栓目前仍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方式,可实现堵塞血管再通,改善脑部供血,遏制病情进展,利于病人预后[1]。尽管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拯救病人生命,但治疗后病人神经功能处于修复阶段,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以及智力缺陷等症状,会降低病人生活质量[2]。应对方式是在应激事件及心理状态间发挥调节作用的机制,是个体为解决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困难而做出不断变化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主要包括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3]。前期研究指出,消极应对可加重病人心理负担,降低治疗依从性,而积极应对则可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改善预后[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5]中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检查确诊;行静脉溶栓。排除标准:存在颅脑创伤史、手术史者;接受其他治疗措施者;于外院治疗后转运至本院者;本研究未结束参加其他研究者。
1.2 调查工具
1.2.1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采用SCSQ评估,含有消极和积极2个分量表,消极量表包括8个条目,积极量表包括12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