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16年第7期
编号:1429117
低剂量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运动行为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9日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7期
仔鱼,染毒,1材料和方法,2结果,3讨论
     郭樱子,栾亚楠,周玉玲,白承连,任湘鹏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实验室中心,浙江 温州 325027;2.温州医科大学 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低剂量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运动行为的影响

    郭樱子1,栾亚楠1,周玉玲1,白承连2,任湘鹏1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实验室中心,浙江温州325027;2.温州医科大学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目的:研究低剂量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运动行为的影响。方法:用0、10、20、40、80、100 μg/L的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进行处理,进行畸形表型及浓度效应分析。研究0、2.5、5、10 μg/L的低剂量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接触反应、自由泳动等运动行为的影响。结果:氯氟氰菊酯暴毒斑马鱼胚胎的主要畸形表型为心包囊肿大、脊柱和尾部弯曲、卵黄囊肿大等。与对照组比,20 μg/L及以上浓度暴露下斑马鱼胚胎的畸形率显著提高(P<0.05),而10 μg/L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无明显致畸效应。氯氟氰菊酯在胚胎受精后120 h(120 hpf)的半数致畸浓度(EC50)为38.61 μg/L。运动行为检测结果显示,2.5 μg/L暴露下斑马鱼胚胎的自主运动频率在19、21和22 hpf时显著升高(P<0.05),10 μg/L氯氟氰菊酯暴露下胚胎的自主运动频率在20和21 hpf时显著下降(P<0.05),且峰值由21 hpf延迟到22 hpf;5、10 μg/L组胚胎在27和48 hpf时对接触反应的运动距离呈显著下降(P<0.05);10 μg/L氯氟氰菊酯显著降低了仔鱼的自由泳动速度(P<0.01)。结论:氯氟氰菊酯对斑马鱼胚胎有严重的致畸效应,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对斑马鱼胚胎无明显致畸效应的低剂量氯氟氰菊酯即可显著影响其自主运动、接触反应、自由泳动等发育早期的运动行为。

    氯氟氰菊酯;斑马鱼;胚胎发育;运动行为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在天然除虫菊素基础上迅速发展的一类高效安全的新型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及卫生害虫的防治。研究表明菊酯类杀虫剂具有神经毒性[1],发育期的神经系统对某些特异性菊酯类杀虫剂更加敏感[2]。有报道称孕妇、儿童甚至婴幼儿尿液中均含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代谢产物[3],提示婴幼儿在生长发育阶段也会处于低浓度水平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暴露之中。因此,有必要研究模拟环境水平的低剂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发育神经毒性效应。

    斑马鱼具有体型小、易饲养繁殖、体外受精、产卵量大、胚胎透明、发育快等独特优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15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