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脑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注射法,胶原酶,造模,1大鼠ICH模型,2小鼠ICH模型,3兔ICH模型,4灵长类动物ICH模型,5犬ICH模型,6猪ICH模型,7讨论
林潇,倪浩棋,黄李洁,诸葛启钏,张宇(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浙江 温州 325015)
·综 述·
常用脑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林潇,倪浩棋,黄李洁,诸葛启钏,张宇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浙江 温州 325015)
脑出血(ICH)的致死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同时影响患者出血后的生活质量,且目前临床上缺乏对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对其生理、病理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以及评价出血后相应治疗方法的有效性,迫切需要建立能产生稳定血肿且可重复性较好的实验动物模型。笔者通过介绍大、小鼠以及兔、犬等常用动物的ICH模型制作方法及优缺点,为研究者在探寻ICH发病机制、干预方法和药物筛选等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模型提供参考。
脑出血;动物模型;实验动物;自体血注射法;胶原酶注射法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目前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的10%~20%,依靠目前的循证医学方法,对其有用的治疗手段较少[1]。ICH患者于30 d内死亡的可能性高达35%~52%,且有80%的患者在出血后6个月时生活仍不能自理[2]。ICH的致死致残率很高,且目前治疗中能提升患者生存率以及提高出血后生活质量的较少[3]。因此,构建能够模拟疾病发生发展的动物模型极为重要。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多种文献,概述运用不同动物建模的方法及其发展应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 大鼠ICH模型
大鼠模型现今最常使用。人类发生自发性ICH的部位多为基底节区,大鼠也拥有基底节区,其中的尾状核为其脑内最大核团,且容易定位,故多于此定位造模。目前最常用的有以下4种。
1.1 异体血或自体血注射法
1.1.1 单步注射法:该法最早研究且相对简单,早在1982年ROPPER等[4]将27号针头植入大鼠右侧基底节区,同时保持实验动物清醒,并注入0.24~0.28 mL来源于另一大鼠的血液,全程无麻醉,注血速率快。此方法的明显优势是无需使用麻醉,与临床患者发病时清醒状态相似。但其使用异体血液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同时,输血压力不同于动脉血压,无法模拟人类ICH时动脉压的情况。为克服上述缺点,BULLOCK等[5]于1984年提出在立体定向下使用导管连接股动脉抽血注入的方法,其优点是使用自体血不会引起炎症反应,同时模拟了自身动脉压,高度契合自发性ICH的状况。但模型不易重复,不同动物间来源于自体动脉血造成的血肿体积差异很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37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