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 2020年第12期
编号:1428159
校企融合视阈下精神医学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以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康宁集团融合为例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29日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2期
精神科,医师,1精神医学学生职业精神内涵,2当前医学院校关于精神医学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困境,3校企融合视阈下精神医学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路径
     朱蓓蕾,赵可,许冬武,叶敏捷

    (1.温州医科大学 精神医学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系列法律、政策相继出台,旨在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健康中国行动”提出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精神健康素养水平预期提升到20%和30%[1]。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疾病谱系变化、物质滥用现象加剧,人们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我国精神卫生人才缺口很大,培养精神卫生人才任重道远。积极开展职业精神培养研究,引导精神医学学生肩负起人类身心健康发展使命,是医学院校培养未来精神卫生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

    1 精神医学学生职业精神内涵

    职业精神指的是坚持个人所从事的某一特定学科与职业(如宗教、法律、医学等)的具体实践价值观念,包括态度、行为、知识及能力[2-3]。美国研究生医学教育委员会指出职业精神是医学生应该具备的六大核心能力之一,而内科医学会进一步指出医学生职业精神的要素,包括利他、义务、卓越、职责、服务、荣誉、正直以及尊重他人[4]。我国关于临床医师或医学生职业精神讨论较多,但关于精神科医师或者精神医学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甚少。笔者通过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咨询和接触专业教师、精神科医师,访谈学校与医院领导,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出精神科医师相比于一般医师的特质:①更善于情感沟通。精神疾病的治疗除药物,更多体现在情感交流。在韩国,一个好的精神科医师被定义为“具有良好医患关系的,具有专业态度的优秀沟通者和听众”[5]。不少研究显示患者对临床能力的关注相对较少,对精神科医师的医患关系和沟通技能的期望比其他医师更高[6]。②更熟练运用共情。精神科医师遵循“患者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次之”的伦理准则,更加尊重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性和尊严[7],带着同理心以患者的思考方式和感情色彩思考、体验和分析,最后,站在患者角度给予关怀、安慰和提供帮助。③更高的道德规范约束。精神病患者往往自理能力丧失,迷失在自我精神世界中。医师在为精神病患者提供终生护理之外,必要时还要对其家人进行干预和病发后护理。医师关注个体或者家庭,不可歧视同时禁止发生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治疗、惩罚和暴力,尽可能地提供最好的精神护理[7]。

    2 当前医学院校关于精神医学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困境

    2.1 职业精神培养的氛围尚未形成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分支学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2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