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改善川崎病小鼠冠状动脉损伤的机制
丙酸,丁酸,1材料和方法,2结果,3讨论
钱范宇,章启豪,岑建柯,周锦慧,李睿心,叶子,吴梦涵,王方岩,褚茂平,张春祥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 儿童心血管内科,浙江 温州 325027;2.温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浙江 温州 325035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好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获得性心血管疾病[1-2]。其最主要的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病变,一直未经治疗的KD有25%的病例会发展成为冠状动脉瘤,威胁患儿生命健康[3]。目前KD的发病原因及内在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有研究认为,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炎症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为其中比较重要的病理机制,而巨噬细胞作为KD血管炎症的驱动因素尤为重要[4-6]。
肠道微生态是微生物、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真菌,以及它们在胃肠道中存在的集体遗传物质的总和[7]。研究表明,许多全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密切相关。有学者对KD患儿的肠道菌群16S测序发现,KD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失衡,主要表现为有害菌(如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的增加和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属)的减少[8-10]。但目前针对肠道菌群与KD冠状动脉损伤程度的研究鲜有报道。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FOS)是一种益生元,能促进肠道内产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益生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保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11]。其中最主要的3种SCFAs乙酸、丙酸、丁酸已被证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炎症,影响全身疾病如炎症性肠病、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发展[12-15]。而对于KD来说,SCFAs在肠道内的含量变化是否会改变KD冠状动脉的病理损伤,尤其是冠状动脉炎症性病变仍需进行探究。本研究探讨FOS是否通过调整肠道菌群改善KD小鼠冠状动脉损伤,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清洁级C57BL/6雄性小鼠30只,体质量18~20 g,4~6周龄,由温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码:SYXK(浙)2018-001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0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