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当代临床医刊》 > 2013年第1期
编号:1485887
托下颌呼吸道通气操作中对颏舌肌、颏舌骨肌解剖特点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23日 当代临床医刊 2013年第1期
舌根,鼾声,1临床资料,2结果,3讨论
     王 涛 慕 青 孟 熙

    (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科 014010

    2河北省联合大学研究生院 063000;3河北省中医院 050011)

    托下颌是开放梗阻上呼吸道的有效手法操作。英国学者Jacob Heiberg早在1847年就在氯仿麻醉期间应用托下颌等方法解决病人打鼾、呼吸道梗阻的问题[1,2,3]。此法依据颏舌肌、颏舌骨肌在托起下颌时可以把舌根和舌体抬离咽后壁从而开放上呼吸道这一解剖学特点[4,5]来有效缓解因舌后坠而构成的上气道阻力。在全麻诱导期间采用手工托下颌方法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此法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也是广泛的,对术后发生舌根后坠导致的呼吸困难有效[6]。

    将舌和舌骨与下颌骨间重要的解剖学关系的知识结合于急救实践中,有益于辅助通气操作的准确。本文通过对31份完整病例资料相关内容的回顾得出体会。31份所选资料均出自我科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间成功综合救护的脑卒中病例。由于通气时机选择合理且应急实施了双手托下颌呼吸道通气[1]操作,所有病例因舌根后坠构成的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均于瞬间缓解,通气获得改善。此操作亦为各种气道技术提供了紧急气道开放条件,也是向人工气道迅速建立的过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1例患者中,脑出血21例,脑梗塞10例,年龄56至74岁,均有相应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支持。患者均为急性发病,并有舌根后坠导致的呼吸不畅这一急性临床症状出现,且均有持续鼾声呼吸。

    1.2 指征判定与方法操作者快速识别气道紧急情况与全身症状的关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