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212
编号:13741754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25例临床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孔波
第1页

    参见附件。

     1.3 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及临床情况(包括神志、呼吸频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x±s表示,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 临床症状的改善 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气促明显缓解,发绀减轻,呼吸频率下降,仅1例二氧化碳进行性升高,出现意识障碍而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气促缓解不明显,呼吸频率下降亦不明显,14例达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指征。

    2.2 二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见附表。观察组治疗后PaO2及SaO2增加、PaCO2下降、pH值改善(P<0.05),对照组除PaCO2有明显改善外,PaCO2、SaO2、pH值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均不显著。

    2.3 二组住院时间及转归 观察组有23例治愈,占92%,平均住院时间(12±3)d;对照组15例治愈,占56%,平均住院时间(20±2)d。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通气过程中有3例出现咽干,饮水后缓解;2例腹胀。其中1例经安慰、解除顾虑,嘱患者闭口鼻式呼吸后,症状明显减轻;另1例逐渐出现神志改变,PaCO2进行性升高而改行有创通气治疗。

    3、讨论

    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病死率高。COPD的主要特征是慢性气流阻塞,并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呼吸衰竭。COPD发生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呼吸机疲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抗感染、解痉、应用呼吸兴奋剂和糖皮质激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