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212
编号:13742665
浅谈应用五常法对ICU仪器管理的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维吾尔医药》 201212
     仪器的管理及使用是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建科初期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分工不明确,急救设备的故障往往是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的,这直接影响到了抢救的效果以及降低了医疗护理质量。“五常法”是日本“5S”法的中文解译,包括5个方面,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1]。自2007年以来,我科对仪器设备进行专人管理,针对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问题,应用“五常法”来对急救仪器进行管理、监督和评价,经过1年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也保证了急救仪器设备的完好率。现将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原因分析

    1.1 资料

    重证监护病床12张;急救仪器:呼吸机12台,除颤仪1台,心电图机1台,PHILIPS中央监护系统(2机带12台床边监护仪),中央吸引器12台,BM25血滤机1台,血气分析仪1台,纤维支气管镜1台;护理人员25人,女性20人,男性5人,学历:中专2人,大专18人,本科5人。
, 百拇医药
    1.2 原因分析

    在仪器使用过程及检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仪器分类放置不明确,标识指引不清,无配套放置或仪器损坏不能使用。新入职护士操作不熟悉,进修人员及实习生的带教不规范;各种仪器使用后未处于完好状态;呼吸机使用不规范;除颤仪使用率低,操作不熟练,心电监护仪检测不当;仪器使用过程中出现报警,护士不能处理,对仪器的维护和保养认识不足,全员参与意识淡泊,无专人负责和监督。

    2 全面开展 “五常法”管理活动

    2.1 常组织

    2.1.1 组织计划 首先制定仪器设备质量标准:仪器设备定人,定位,定期检测;确保医疗安全及抢救成功率;仪器完好率达100%。

    2.1.2 由护士长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学习“五常法”的概念、意义。经过学习,全体人员统一了认识,认识到其重要性,对仪器设备管理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 百拇医药
    2.2 实施清理整顿

    2.2.1 根据物品使用率,仪器设备合理定置进行分类管理。

    2.2.2 监护室的仪器保持整齐有序的状态,所有仪器张贴明显的标签,并标明仪器的种类及名称、利用安全标记以提醒安全问题,定置处加上标识以便于索取,杜绝乱堆乱放,仪器混淆,该找的东西找不到等无序现象的出现。

    2.2.3 仪器每周五进行安全大检查并做登记。不用的仪器及时切断电源,定期充电、使其处于备用状态,每次抢救完毕时检查仪器使用情况及时做好备用状态,护士长定时进行抽查,对不符合的情况及时指出和纠正。依据“五常法”要求制定考核标准,分别对每个仪器制定考核表,对照标准定期评估“五常法”执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养成工作仔细认真、规范的习惯。

    2.3 常清洁

    2.3.1 建立清洁责任人,分配每个人负责清洁、整顿、检查的范围,以便更好落实常清洁的工作。
, 百拇医药
    2.3.2 定期进行全面清洁,注意清洁隐蔽的部位如监护仪,吸引装置、呼吸机管道、输液泵等,杜绝交叉感染,减少损耗。为使清洁更容易,对仪器设备每次用完后要清洁干净,经常检测,定期维护和补充,保持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2.3.3 护士长每天不定时检查急救仪器的定位、设备完整情况、消毒情况、以及护士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2.3.4 设备管理护士每周登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4 常规范

    在护士长领导下,由设备管理护士,全体护士参与共同制定具体仪器设备管理方案。召开护士会议,讨论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处理方案,提高对急救仪器管理的重要性;在每月护士大会时,对急救仪器的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呼吸机的使用,心电图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吸引器的使用,抢救车的应用;注意事项,故障排除,消毒等进行讲解。每次针对一个仪器讲解,依次循环往复。每月进行理论考试,每季进行操作考试;设急救仪器管理登记本,每周与技术人员检测一次,并登记。仪器设备故障随时记录及时处理;设急救仪器在抢救中运用的反馈本,以便更快的正确使用急救仪器;将各种抢救设备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掌握故障的排除等形成文字,制订成册,供大家学习;正确使用急救仪器外借制度。每周定期检查抢救设备,要求仪器设备功能良好。
, 百拇医药
    2.5 常自律

    素养的实践始自内心,心而形之于外,则外在的表现再去塑造内心,要使“五常法”活动持之以恒,重要的是平时经常教育和训练[2]。教育培训每个人养成良好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自觉遵守操作常规、规章制度和有关管理规定,增强人人参与管理意识,并树立物品归位放置的好习惯。坚持每天执行“五常法”,尤其提倡下班前5min对自己当班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哪些工作未做好,及时纠正。

    3 效果

    3.1 提高了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全员参与服务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明确职责,提高责任感,改掉个人的不良习惯,养成事事讲究的良好习惯。促进护理人员品性和道德素质的提升。

    3.2 加强对仪器的维护与修养,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支出成本。物品分类放置,并做到最佳配置,节省备物时间,赢得抢救时间。
, 百拇医药
    3.3 提高了护理质量

    规范了病区安全管理,使仪器管理达到定位管理的标准。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环境整洁,护士心情愉快,同事间团结协作,发挥了团队精神。

    3.4 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类物品分类、分规格摆放,标识清楚,物各有位,工作人员拿取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4 体会

    急救仪器的使用往往影响着整个急救过程,通过开展“五常法”管理活动,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和规范急救仪器的管理,有效进行警戒性缺陷控制,使问题得到及时发现。不仅有固定的设备管理护士,制定了具体的急救仪器管理方案,使急救仪器定人、定位、定期检测,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护理人员还从环境优化中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自觉共同维护和巩固良好的环境,使病区环境能保持最佳状态。同时,护士对急救仪器的操作技术明显提高,杜绝了急救中急救仪器不能使用的现象,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设备技术人员主动性明显提高,并进行操作指导。5S方法的应用,使护理管理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通过对急救仪器管理和落实,培养了护士急救意识,提高了业务操作水平,为危重病人的抢救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刘育斌,祝天敏,徐敏.卓越品位管理.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179.

    [2]林荣瑞.品质管理.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213., 百拇医药(张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