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36
编号:13730122
889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罗文英 袁汉荛 吴显劲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湛江地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及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活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心肌酶谱检测的889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湛江地区手足口病患儿以男性居多,以2~3岁幼儿高发,年龄与发病率有明显负相关(P<0.05)。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夏秋季明显。889例行心肌酶谱检测的手足口病患儿中,心肌酶谱不同项目检测结果比较有明显差异 (P < 0.01)。结论 湛江地区手足口病病例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好发于5岁以下男性儿童,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手足口病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心肌酶损伤,不同酶在心肌损伤时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明显不同,几种酶类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心肌酶损伤的诊断。

    关键词:手足口病;心肌酶谱;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为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以手、足和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可在1周内痊愈,但是少数重症病例可并发脑炎、心肌炎等,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2008年在我国不少地区均出现手足口病较大的流行,国务院于2008年5月2日将其定为丙类传染病进行监测。因此,我院自2010年3月开始对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心肌酶谱监测,以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损伤情况。现将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心肌酶监测的889例手足口病患儿情况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诊断和病例来源 手足口病的诊断依据参照卫生部2010年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从2010年3月开始对来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检测。检测的889例患者(去除重复检测病例)均为湛江市居住儿童,其中男620例,女269例,男女比为2.3:1。

    1.2标本的采集和一般实验室检测 采集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空腹静脉血2ml,使用不加抗凝剂普通硅化管。标本经离心得血清在1~2h内采用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在心肌酶谱各项质控在控情况下,采用心肌酶谱配套试剂严格按操作规程及时检测。心肌酶谱检测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紫外-苹果酸脱氢酶法,科华生物)、乳酸脱氢酶(LDH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