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综合ICU肺内外源性ARDS治疗、预后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观察ICU中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的差异,探讨并分析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ICU近5年来收治的ARDS患者共62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探讨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之差异.结果肺外源性ARDS患者氧合指数,呼吸机使用时间等指标优于肺源性ARDS患者,差异有显著性, 但两组总死亡率无显著差异,而入科后新出现脏器功能衰竭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考虑与原发病治疗失败有关。
关键词:肺内源性 肺外源性ARDS 死亡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严重感染、严重多发创伤等的病程中所发生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在肺部的表现,ARD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中最早或最常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病情发展迅猛,预后差,病死率可高达50%,为了解我科目前对ARDS的诊疗现状,总结分析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其预后之因素,作者收集本院ICU在2008-01—2012-12间收治的ARDS患者共62例,特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以2008-01—2012-12入住我科的62例ARDS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ARDS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4例,年龄15-74岁,女28例16-70岁,平均年龄为56.2岁;原发基础疾病主要为重症肺炎、羊水栓塞、特重型颅脑外伤,COPD并多脏衰、脑血管疾病、重症胰腺炎、腹腔间隙综合症、体外循环术后、心梗介入术后、中毒等。
1.2治疗方法
A、积极治疗原发病,抗感染,营养和脏器功能支持治疗;B、机械通气主要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经鼻气管插管约占60%,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均按肺保护通气策略实施通气,即小潮气量6-8ml/kg适当选择呼气末正压,PEEP设定在iPEEP的75%,大多在6-15cmH2O,气道峰压低于40 cmH2O,气道平均压低于35 cmH2O,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维持PH值>7.20-7.25的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部分患者急性加重期氧合指数<80时,供氧浓度间中增加至90%,氧合指数<60时,供氧浓度间中增加至100%。C、对于部分病情较重或出现少尿、无尿或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患者加用床旁持续肾替代治疗。
1.3预后评价指标
包括呼吸机使用时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