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804273
对穴位敷贴剂型进行巴布剂改造的理论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2014年第11期
     穴位敷贴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最早见于《素问》。清代名医徐灵胎云:“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穴位敷贴疗法的机理日趋明了,穴位敷贴疗法在现代药剂学中称经皮给药,经皮肤吸收的药物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它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灭活,提高了有效血药浓度,同时也避免了应用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所以,此疗法又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对药物具有储存和放大作用。当药物通过腧穴吸收时,其作用已不仅仅是穴位刺激和药物吸收两者功效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相互激发、相互协调而产生的整体效益,可以取得单纯用药或针灸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我们在临床上多用于妇科病、呼吸道疾病、骨伤科疾病等的治疗,疗效明显,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穴位敷贴制备复杂,生物利用度低,疗效易受影响,且重复性差,刺激性强,容易过敏,改进制作工艺,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提取及吸收技术,提高穴位敷贴的临床疗效已迫在眉睫。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药学专家,分析目前中药外用的特点,发现巴布剂的优点正好弥补了穴位敷贴的不足,能使穴位敷贴更大的发挥作用。

    巴布剂又名凝胶膏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