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6年第2期
编号:12839820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50例临床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6年第2期
     贵州省威宁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553100

    【摘 要】目的:探讨消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确诊为复杂性肾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利尿通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0%,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UN、Scr、尿β2-MG、血β2-MG的参数优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关键词】复杂性肾结石;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疗效

    复杂性肾结石是指泌尿系结石较大(通常直径大于25mm)者,结石形状可为鹿角形,或者双肾、肾与膀胱等位置形成多发结石,还包括由于肾结构、功能异常引起手术取石难度较大的情况[1]。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该病的治疗手段愈加丰富。手术治疗对肾结构损伤大,结石取净有一定的困难,且费用昂贵[2]。中医药治疗具有独特优势,笔者利用利尿通淋法治疗大量复杂肾结石患者,疗效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确诊为复杂性尿结石患者5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1-63岁(42.6±6.8)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5.2±1.2年,B超下探得结石直径最小0.3cm,最大3.3cm,结石形状方面,鹿角状12例,其他形状13例;单发结石20例,多发结石5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19-62岁,平均42.3±7.2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5.3 ±1.6年;结石直径最小0.4cm,最大3.1cm;单纯鹿角状10例,其他形状15例。单发结石21例,多发结石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张旭编订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学》[3]中复杂性肾结石诊断标准:均有腰痛或胁腹痛、血尿等症状,并经B超或X线平片、CT等检查确诊。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②自身无其他严重疾病者。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诊断标准者;②伴有肾衰,肾脏肿瘤等严重肾脏疾病者。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镇痛、解痉、消炎、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尿通淋法,方选自拟方:通淋排石汤。药用:金钱草50g,莪术、赤芍、丹皮各15g,瞿麦、扁蓄各30g,滑石20g,车前子15g,桃仁15g,大黄10g。药物加减:结石较大难以排出者,加炮甲、皂刺;肾气虚者加熟地、菟丝子等 肾阳虚者,加肉桂、附子等;气虚者加党参、黄芪;伴感染加金银花、黄柏;疼痛较甚者加元胡、炮山甲;血尿加大小蓟、白茅根。上方煎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温服,连续服用4周。留每日24小时尿液,观察有无结石排出。疗程结束后或有结石排出时,即作CT或B超观察结石变化。

    1.6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泌尿系结石大小、数量;每2周查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与尿β-2 微球蛋白(β2-MG)、血β2微球蛋白(β2-MG)数值。

    1.7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排出,B超或CT复查结石征象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结石大部分排出,B超或C T复查结石缩小。好转:仅有腰痛减轻,结石部分排出,B超或 C T 复查结石缩小。无效:腰痛间或时发,B超或CT复查肾结石无明显缩小。

    1.8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表示,各项指标t检验,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5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9例,好转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n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95%)

    观察组251851196.00%

    对照组25892888.00%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后BUN、Scr、尿β2-MG、血β2-MG的参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参数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n Scr(μmol/L)BUN(mmol/L)尿β2-MG(μg/L)血β2-MG(μg/L)

    观察组25治疗前204.8士3.79.8士2.118.1士O.76.6士7.3

    治疗后90.6士5.35.7士2.36.2士0.23.5士8.6

    对照组25治疗前200.5士3.19.5士2.518.9士O.66.9士14.5

    治疗后150.4士5.78.2士2.415.6士O.45.5士11.6

    3.讨论

    复杂性输尿管是输尿管结石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本病一般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可因结石堵塞尿道,导致肾脏积水等疾病的发生,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造成肾衰、尿毒症而危及生命。西医临床主要依靠手术及利尿、抗感染药物治疗等,然复杂性结石手术需在保存肾脏结构的同时保证取净结石,手术难度大,手术费用高,对于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来说,一般临床对症支持治疗疗效不佳,不能满足临床需要[4]。中医理论认为,肾结石属于“淋证”,因膀胱湿热蕴久,水液煎熬而聚为砂石。砂石壅遏气机,日久郁而化热,同时血瘀阻络,导致砂石体积日益增大,数目增多,形成复杂性肾结石;气血生化受阻,可伤及肾气。因此中医治疗以利水通淋、清利下焦为治疗原则,注重伍以行气活血软坚化积之品,以使气血条畅、结石溶化,并酌情加入补肾助阳之品。本研究所用方中,重用金钱草为君,化石、利水、清热;莪术、桃仁、赤芍、丹皮活血、消坚、化石;瞿麦、扁蓄、滑石、车前子利水通淋。其中大黄、桃仁取两药在桃仁承气汤中的配伍之义,两药合用,其中大黄生用既能清热泻利水,又能化瘀止血;桃仁活血化瘀,助大黄破下焦蓄血。全方以清热利湿、活血破瘀药物为主,标本兼顾,气血同调。研究发现,结石如果长期停留在泌尿道,会造成对尿路鳞状上皮的刺激造致广泛变性,进而癌变[5]。而活血化瘀药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胶原合成,降低炎症反应,因而能充分降低感染过程的病理损害,据此本方重用金钱草、莪术、赤芍、丹皮、桃仁、大黄等活血破瘀药;其中莪术具有明确的抗癌作,有利于长期急慢性炎症所引起的上皮粘连的松解,从而促进砂石排出[6]。因此此通淋排石汤无论从中医理论还是西医角度而言,均有着充足的理论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拟通淋排石汤联合西药治疗能促进复杂性肾结石的排出,并明显降低血清Scr、BUN、β2-MG及尿β2-M G,保护肾功能,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奋蕾,何邦友,张业松,等.尿路净1号免煎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肾石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16):20-24.

    [2]蔡海坚,胡燕明.清利化瘀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8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2(04):78-79.

    [3]张旭,李宏召,马鑫,等.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14.

    [4]钟鹏.院内自制排石汤系列药物在输尿管镜碎石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D].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5]刘杰文,齐淑玲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J].中医药通,2003,2(3):2-8.

    [6]申东艳,陈美婉,王胜鹏,等.抗肿瘤中药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二)-活血化瘀类中药[J].世界科学技术,2013,15(1):34-39., 百拇医药(刘昌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