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唑啉钠皮试阴性后致呕吐反应1例
阿克苏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摘 要】报告一例头孢唑啉钠皮试阴性后致立即呕吐反应一例,认为在静滴任何抗生素时要都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重视个体差异,其是小儿、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应严格控制输液浓度、滴速,以减少副作用。
【关键词】头孢唑啉钠;阴性;呕吐
头孢唑啉钠是半合成的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具有毒性小、耐酶、抗菌谱广等特点,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皮试阴性后,不良反应较为少见。我院1例右手异物并感染患者在皮试阴性的前提条件下,出现以呕吐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介绍 患者、男、11岁、汉族、学生,因右手异物并感染,医嘱给予头孢唑啉钠2g加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滴,于2015年7月27日下午16:10按头孢唑啉钠皮试液常规配制法行皮试,皮试液现配现用,药物含量为500ug/ ml。皮试前询问患者过敏史和用药史,患者用过青霉素,无过敏史,即行皮试,于16:30由两名护士共同查看皮试结果为阴性时,于当日下午16:35给予上述药物静滴,在行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后,打开输液器调节夹,即撕开贴膜准备固定时,患者诉恶心,即刻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立即关闭调节夹,嘱患者放松,不要紧张,深呼吸,给予温开水漱口后,症状缓解,继续将留置针固定完好,询问患者无任何不适后,再次将调节夹缓慢打开,患者即刻再次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仍为胃内容物,立即关闭调节夹,症状即刻缓解,意识到为过敏反应,并及时更换液体与输液器,同时告知主管医生,嘱密切观察病情,停止静脉输液。经过观察2小时后,患者无任何不适,确定为头孢唑啉钠过敏所致的呕吐症状。
1.2头孢唑啉钠皮试方法及阴性判断标准【1】
1.2.1头孢唑啉钠皮试液配制方法:
剂量:0.5g
方法:取原液1瓶0.5g注入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每ml含250mg取0.2 ml上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 ml,每ml含50mg
取0.1 ml上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 ml,每ml含5mg
取0.1 ml上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 ml,每ml含0.5mg(500ug)
取0.1 ml做皮内注射。
1.2.2皮试方法:左手绷紧前臂内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上,与皮肤呈5度角刺入,待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ml,药物含量为50ug。注入药量准确,使局部皮肤形成一圆形隆起,隆起处的皮肤变白,毛孔变大,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
1.2.3阴性判断标准: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或皮丘有隆起,但直径﹤1cm,无伪足,无痒感。
2、讨论
2.1 确诊依据。本例头孢唑啉钠用药前虽皮试阴性,但滴注后即刻出现呕吐,停药后症状即刻消失,再次滴注后,仍出现呕吐,停药后症状即刻缓解,明确为头孢唑啉钠药物过敏。
2.2 不良反应机制。
2.2.1 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的体质、生理状态、输液速度等因素有关【2】。该例不良反应一方面因为是小儿对该药比较敏感;另一方面可能与药物浓度有关。
2.2.2 个别报道认为【3】,青霉素与头孢唑啉钠有交叉过敏反应。青霉素皮试阴性的患者在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时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2.3 头孢唑啉钠不良反应的防治
2.3.1 针对术中用药,术前做过敏试验的患者,应在皮试当日肌肉注射一次,以防手术中用药过敏,与麻醉药过敏相混淆,延误抢救时机。
2.3.2 在应用头孢类药物时,即使皮试阴性也不能排除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首次静滴易过敏药物时应先慢后快,尤其是小儿、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应严格控制输液浓度、滴速,以减少副作用。
2.3.3 加强输液中、输液后的医患交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30min巡视病房1次,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2.3.4 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学习,多了解国内外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熟练掌握药品的配伍禁忌,正确、准确用药。
2.3.5 发现不良反应后应及时报告,及时总结,以便引起各临床科室注意。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4.
[2]杨忠东,头孢唑啉致剧烈呕吐1例.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5,11(3):137
[3]朱俊,等.头孢唑啉致过敏死亡1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4):239, 百拇医药(骨 科 梁银梅 王 君 唐阳子怡)
【摘 要】报告一例头孢唑啉钠皮试阴性后致立即呕吐反应一例,认为在静滴任何抗生素时要都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重视个体差异,其是小儿、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应严格控制输液浓度、滴速,以减少副作用。
【关键词】头孢唑啉钠;阴性;呕吐
头孢唑啉钠是半合成的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具有毒性小、耐酶、抗菌谱广等特点,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皮试阴性后,不良反应较为少见。我院1例右手异物并感染患者在皮试阴性的前提条件下,出现以呕吐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介绍 患者、男、11岁、汉族、学生,因右手异物并感染,医嘱给予头孢唑啉钠2g加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滴,于2015年7月27日下午16:10按头孢唑啉钠皮试液常规配制法行皮试,皮试液现配现用,药物含量为500ug/ ml。皮试前询问患者过敏史和用药史,患者用过青霉素,无过敏史,即行皮试,于16:30由两名护士共同查看皮试结果为阴性时,于当日下午16:35给予上述药物静滴,在行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后,打开输液器调节夹,即撕开贴膜准备固定时,患者诉恶心,即刻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立即关闭调节夹,嘱患者放松,不要紧张,深呼吸,给予温开水漱口后,症状缓解,继续将留置针固定完好,询问患者无任何不适后,再次将调节夹缓慢打开,患者即刻再次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仍为胃内容物,立即关闭调节夹,症状即刻缓解,意识到为过敏反应,并及时更换液体与输液器,同时告知主管医生,嘱密切观察病情,停止静脉输液。经过观察2小时后,患者无任何不适,确定为头孢唑啉钠过敏所致的呕吐症状。
1.2头孢唑啉钠皮试方法及阴性判断标准【1】
1.2.1头孢唑啉钠皮试液配制方法:
剂量:0.5g
方法:取原液1瓶0.5g注入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每ml含250mg取0.2 ml上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 ml,每ml含50mg
取0.1 ml上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 ml,每ml含5mg
取0.1 ml上液加入生理盐水至1 ml,每ml含0.5mg(500ug)
取0.1 ml做皮内注射。
1.2.2皮试方法:左手绷紧前臂内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上,与皮肤呈5度角刺入,待针头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后,左手拇指固定针栓,注入药液0.1ml,药物含量为50ug。注入药量准确,使局部皮肤形成一圆形隆起,隆起处的皮肤变白,毛孔变大,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
1.2.3阴性判断标准: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或皮丘有隆起,但直径﹤1cm,无伪足,无痒感。
2、讨论
2.1 确诊依据。本例头孢唑啉钠用药前虽皮试阴性,但滴注后即刻出现呕吐,停药后症状即刻消失,再次滴注后,仍出现呕吐,停药后症状即刻缓解,明确为头孢唑啉钠药物过敏。
2.2 不良反应机制。
2.2.1 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的体质、生理状态、输液速度等因素有关【2】。该例不良反应一方面因为是小儿对该药比较敏感;另一方面可能与药物浓度有关。
2.2.2 个别报道认为【3】,青霉素与头孢唑啉钠有交叉过敏反应。青霉素皮试阴性的患者在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时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
2.3 头孢唑啉钠不良反应的防治
2.3.1 针对术中用药,术前做过敏试验的患者,应在皮试当日肌肉注射一次,以防手术中用药过敏,与麻醉药过敏相混淆,延误抢救时机。
2.3.2 在应用头孢类药物时,即使皮试阴性也不能排除发生过敏反应的可能,首次静滴易过敏药物时应先慢后快,尤其是小儿、老人及身体虚弱者,应严格控制输液浓度、滴速,以减少副作用。
2.3.3 加强输液中、输液后的医患交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30min巡视病房1次,观察病情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2.3.4 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学习,多了解国内外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报道,熟练掌握药品的配伍禁忌,正确、准确用药。
2.3.5 发现不良反应后应及时报告,及时总结,以便引起各临床科室注意。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4.
[2]杨忠东,头孢唑啉致剧烈呕吐1例.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5,11(3):137
[3]朱俊,等.头孢唑啉致过敏死亡1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4):239, 百拇医药(骨 科 梁银梅 王 君 唐阳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