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852196
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6年第4期
     张争启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 要】小儿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国外报道发病率占新生儿的2.0‰~2.5‰,目前国际上脑瘫康复的主要途径为社区康复,日本采取"疗""育"结合的模式.国内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传统治疗尤其是针灸、推拿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康复医学界只把针灸作为一种简单的对肌肉或神经的刺激来看待,降低了针灸的疗效,缩小了针灸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小儿 脑瘫 康复针灸

    正脑瘫(即小儿脑性瘫痪的简称)是小儿多发病,是继脊髓灰质炎控制之后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小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针灸治疗脑瘫逐渐成为临床上的一种重要康复手段。在脑瘫康复治疗过程中,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以其操作简便、疗效独特而引起国内外脑瘫康复工作者的重视。在我国,小儿脑瘫的中医药康复治疗到广泛使用,但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对我国中医药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现状做以简要分析

    1.资料与脑瘫的简单介绍

    1.1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38例均是门诊病人,都经省级三甲医院确诊为小儿脑性瘫痪、回当地做针灸康复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治疗组23例,男16例,女7例,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从3-18岁。

    1.2脑瘫的简单介绍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因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小儿脑瘫在中医学中无专有病名。以运动发育落后为主,表现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属中医学“五迟”范畴;以肢体软弱无力为主,表现为头软无力,不能竖头,皮肤松缓,肌肉不实,属中医学“五软”范畴;以肌肉高张力为主,表现为头项硬、手硬、足硬、肌肉硬,属中医学“五硬”范畴。小儿脑瘫多有运动、智力、语言发育落后,“五迟常”和“五软”或“五硬”同时存在,所以中医学多用“五迟五软”或“五迟五硬”的病名。小儿脑瘫临床表现复杂,中医学“五迟”、“五软”、“五硬”并不能完全反应其病机特点,因此,需进一步探讨和规范小儿脑瘫的中医学病名,以利于更好地指导小儿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

    2.针灸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

    2.1针灸在小儿脑瘫中的简单介绍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是根据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进行辨证论治。按照脏腑经络理论,采用循经、远道及邻近取穴,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醒脑健脾、补益肝肾、益气活血、解痉止痛、安神镇静、扶正祛邪等功用。针刺治疗脑瘫能缓解肌张力,提高肌力,增强智力,改善患儿运动功能和认知能力。针灸疗法很多,有毫针、灸法、穴位注射、头针疗法、三棱针、皮肤针、埋线疗法等。在小儿脑瘫治疗中,采用毫针刺法、头针疗法、穴位注射治疗最多。头皮针疗法是中医学的经络学说与现代医学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理论相结合的一种针刺疗法。它可以通过刺激大脑皮质相应运动区,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促进脑细胞的功能代谢。穴位注射(水针)是将药物注入穴位,起到针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激发经络之气,营养神经肌肉组织,从而调整和改善机体功能与病变组织的病理状态,使机体内气血通畅,达到治愈的目的。

    2.2针灸的方法

    主穴:益智四项:即四神针、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加减:语言障碍加刺舌三针。听觉障碍加耳三针。视觉障碍加眼三针可阳白、太阳等。伴癫痫加刺痫三针。睡眠障碍加手智针。当然,对于小儿的针刺手法及针具的选择更为重要,因此,脑瘫的针灸治疗,必须由技术娴熟的针灸专家进行。另外一种最新针灸治疗叫长效针灸,就是把异体蛋白植入相应的穴位,经过多种因素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纯绿色疗法。长效针灸后,异体蛋白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以治疗顽疾的效果。长效针灸后,每20-30天治疗一次,避免较长时间、每日针灸之麻烦和痛苦,减少就诊次数。因此该疗法是一种长效、低创痛的针灸疗法,它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特别是脑瘫患者,从而减轻了身体上很大伤害。针灸的特色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经络脏腑及其经络腧穴入手,施行循经、远道及邻近取穴。现代医学已经证明,针刺后能减轻脑组织水肿,降低一氧化氮及丙二醛水平,使自由基损伤减轻,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清除氧自由基,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促进脑瘫肢体的功能恢复,还可以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弹性和脑血流量从而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改善缺氧和中枢神经细胞功能。

    3讨论

    该针灸治疗:主要是以脑瘫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症治疗,主要选取头针、体针、舌针、穴位封闭、穴位埋线等治疗,以达到活血化瘀,补肾填髓,通督醒脑,醒脑开窍,启迪神志之功效。从现代医学来讲其作用即在引发肌体平衡的恢复,扶正祛邪,利用在相应部位刺激,使局部及整体的血气调和,增加抗病能力,平衡身体,放松肌肉张力和增加肌力,恢复健康。由此可见,针灸在治疗脑瘫上是有很大的优势的,但由于小儿脑瘫的症状复杂,并发症繁多,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又由于治疗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又造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所以,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又如何在繁多的治疗方法中找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求中医和西医有更加紧密的结合。

    4.结束:

    大量事实证明针灸可使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兴奋灶,并在皮层一定范围内扩散或与其他条件反射中枢形成新的联系,从而产生各种调整效应。针灸对上运动神经元的影响:上运动神经原病变可引起四肢各肌群的伸曲、外展、旋前、旋后肌的改变及肌张力的增高,从而导致机体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通过针刺可兴奋周围神经,通过周围神经将兴奋传入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发挥整体调整作用使机体恢复健康。通过针灸作用于机体使机体降低的肌张力恢复正常对于脑瘫患儿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姚志勇.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2:246.

    [2]李建会.针灸配中药在治疗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5:43-44.

    [3]王书良.针灸治疗在脑瘫康复中的作用及策略[J].内蒙古中医药,2014,27:78-7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