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852075
论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6年第4期
     李亚娟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 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为提高基层医院核磁共振诊断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 60例,60例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显示能力。结果:对60例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其中40例成像显示为内膜片,20例是通过真、假腔内流血的信号产生不一致而作出的诊断;40例患者成像显示近端破口,其中有Ⅰ型患者13例,Ⅱ型患者 15 例,Ⅲ型患者22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检查准确率比较高,对于真、假腔的分辨清楚,可以很好地成像显示夹层隔膜,对临床诊断有较大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 急性主动脉夹层 诊断价值

    前言:我国医学行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已经解决了很多医学上的难题,为我国的居民健康提供了保障。但是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患了急性主动脉夹层,如何提前进行诊断是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医学上的难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将从6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诊断,并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成像分析,为下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选取材料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医院接收治疗的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9 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处于21~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9±6.2)岁,全部患者都有胸背部的持续疼痛的症,疼痛持续的时间为 4 h~5 d。通过 De Bakey 分型为Ⅰ型患者21 例,Ⅱ型患者15例,Ⅲ型患者24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

    1.2主要方法

    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1.0T超导型MR机(Mag-netom lmpact),体部正交线圈,胸前导联心电门控技术。先行胸部常规SE序列扫描:轴位T1加权像,TR660ms,TE 15ms,矩阵160×256,视野400mm×400mm,2次采集,层厚10mm,间隔5mm;冠状位、矢状位T1加权像,TR 480ms,TE 15ms,矩阵160×256,视野400mm×450mm,2次采集,层厚10mm,间隔1mm。由于T2加权像扫描时间长,一般不常规采用,而用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利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参数:TR 25ms,TE 12ms,翻转角30°或60°;矩阵128×256,视野350mm×350mm,2~ 3次采集,层厚7mm,无间隔。在每个层面上获取12个不同时相的图像。[1]

    2诊断结果

    ①主动脉分支血管受累的情况主动脉夹层Ⅰ型以及Ⅱ型患者共有36例,检查看出有15例患者存在头臂动脉受累的情况,其中Ⅰ型10例,Ⅱ型5例。主动脉夹层Ⅲ型患者24例中,检查看出有一侧肾动脉自假腔的患者有6例,腹腔动脉受累情况患者5例。总共有4例成像显示内膜片剥离下至腹主动脉分叉以下的髂总动脉中。②破口及内膜片显示成像:6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成像显示近端破口,其中有Ⅰ型患者10例,Ⅱ型患者15例,Ⅲ型患者23例;其中45例成像显示为内膜片,15例是通过真、假腔内流血的信号产生不一致而作出的诊断。

    3讨论

    3.1磁共振的相关讨论

    主动脉夹层发病率较高,是因血管破裂而引起,对患者危害较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甚至死亡。在老年患者以及男性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引发的原因主要有: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高血压等。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尽早及时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治疗能够降低死亡率。对于主动脉夹层检查采用核磁共振成像相比于传统的方法有以下优点:能够形成多方位的成像,正确判断真假腔,清楚显示夹层隔膜的情况等,更有利于医生确诊。本文通过对 60 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的检查,主动脉夹层的分型Ⅰ型以及Ⅱ型患者共有36 例,Ⅲ型患者24例,全部得到有效的确诊。

    3.2磁共振检查方式

    检查时由于先行胸部常规SE序列扫描,对病变的范围有初步了解,一般在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时,常规在主动脉弓和主动脉根部层面行轴位扫描,了解主动脉弓和主动脉根部情况,一是分型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了解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和主动脉瓣的情况以及观察隔膜撕裂口的位置。再行冠状位、斜矢状位(左前斜位)扫描,能更好的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和隔膜撕裂口的位置,这种多方位扫描成像是磁共振成像检查的优势所在。另根据需要可行主动脉弓上、肾动脉及髂血管层面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以更好的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提供更多的信息,满足手术的需要。如患者病情危急,在基本满足临床诊断的情况下,为节省时间,常规SE序列冠状位、矢状位T1加权像扫描可不做。[2]

    3.3核磁共振对急性主动脉的诊断

    MRI对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是基于夹层隔膜和双主动脉腔的显示。真腔和假腔的鉴别主要在于两者血流速度的不同,真腔内血流速度快,SE序列一般显示为无信号;假腔常为膨胀较大的腔,其内血流速度慢,或为不流动的血凝块,故SE序列常出现略高信号。夹层隔膜即内膜瓣,表现为无信号腔与充满血流信号腔之间的线条状界面。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真腔和假腔均成高信号,夹层隔膜则呈线条状低信号,若此低信号局部中断,即为内膜撕裂处,而且该处血流呈涡流,可见该处信号不均。磁共振成像通过多方位成像,能非常好地显示上述特征性改变。在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假腔内的缓慢血流在不同层面上信号有改变,而壁血栓信号无改变,借此又可以鉴别假腔内的缓慢血流和壁血栓。

    3.4核磁共振的发展

    随着MR新的出现和应用软件的不断进步,影像学检查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MRI诊断主动脉夹层除了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和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一些新技术亦得到不断开发利用,并显出一定的优势,如二维磁共振造影(2D MRA)、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造影(3D DCE MRA)检查等。由于对比剂的应用使得对夹层隔膜、真假腔和撕裂口的显示更好,它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4结语

    本文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案例和具体描述展示了其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虽然核磁共振成像为后续治疗进行一系列的方法提供了准确诊断,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生活中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将核磁共振研究的更加先进,但是为了使更多的人免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病害,我们依然需要不断的努力研究,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杨贞振,史浩.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1,17(13):639-640.

    [2] 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416-4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