罂粟碱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局部脑血流的影响研究
汤 静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441700
【摘 要】目的:探讨罂粟碱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局部脑血流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动脉瘤夹闭后同时使用罂粟碱,实验组主要使用尼莫地平进行降压,常规组主要则使用异氟醚进行降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生理学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时生理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整个过程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降压期间MAP值均有显著的下降。在升压之后,常规组的心率显著快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当中,罂粟碱浸泡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局部脑血流。与异氟醚相对比,在手术当中使用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能够在手术前后更好的稳定局部脑血流,具备较好的脑保护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硫酸吗啡缓释片;癌症疼痛;临床疗效
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局部脑血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主要是因为载瘤动脉因为机械性刺激而引发的脑血管痉挛,对于这一种并发症,任何形式的治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稳定局部脑血流。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罂粟碱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方式之一,在目前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使用后能够直接发现载瘤动脉扩张。本文主要详细分析了罂粟碱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局部脑血流的临床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颅内囊性动脉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6.4±4.5)岁。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60例患者均为单发动脉瘤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性别等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采用开颅后暴露瘤蒂,利用显微镜使用Surgita动脉瘤夹夹闭后实行罂粟碱(在6ml中稀释6mg)浸泡术10分钟。
在暴露与夹闭动脉瘤期间,实验组主要使用尼莫地平进行降压,常规组主要则使用异氟醚进行降压。
常规组异氟醚的浓度控制在1.3MAC至1.7MAC之间;实验组首先采用浓度为0.8MAC的异氟醚,同时,首先注入7ug/kg的尼莫地平,并按照20ug·kg-1·h-1的速度进行稳定注入,按照血压的变化适当调节速度。将两组患者的MAP控制在8.5kPa,当动脉瘤夹闭完成之后停止降压。
1.3疗效评判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生理学参数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差异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时生理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整个过程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降压期间MAP值均有显著的下降。在升压之后,常规组的心率显著快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时生理学参数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时间血红蛋白(g/L)红细胞比容(%)MAP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局部脑血流
常规组T095.28±10.3828.56±2.8910.98±0.7886.5±10.14.01±0.131.02±0.07
T196.01±11.0128.45±2.888.28±0.45*88.4±12.14.02±0.111.45±0.13*
T296.98±10.8927.45±3.127.45±0.65*86.8±11.54.04±0.121.45±0.13*
T395.28±10.7628.61±3.2810.76±1.0389.9±10.94.01±0.111.00±0.05
实验组T096.56±10.8927.28±2.1810.69±0.8983.9±8.93.92±0.161.00±0.10
T197.45±10.4528.87±2.058.65±0.56*83.6±10.93.93±0.221.01±0.10
T297.78±8.4528.96±1.848.47±0.48*81.5±9.14.00±0.131.01±0.10
T397.88±12.2029.05±1.6811.01±0.7964.8±9.9#3.94±0.121.00±.010
注:*代表与T0对比,P<0.05,#代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造,手术技巧以及手术器械都有所改进,但是脑血管痉挛仍然无法全面避免。对此,在动脉瘤夹比之后,尤其是血管痉挛时,必须使用速效、简便、安全的解痉药物,如此才能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临床应用中,罂粟碱便是最为常规的一项药物之一。
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瘤夹闭后,常规组的局部脑血流有显著下降,而实验组的局部脑血流无显著变化。可能导致的原因有:1、尼莫地平对脑血管有一定的扩张效果,能够防止动脉瘤夹闭之后局部脑血流降低;2、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手术当中的实际情况。例如动脉瘤流体的方向、瘤蒂的大小与宽度,血管实际硬化程度以及夹闭方式、类型等。
综上所述,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当中,罂粟碱浸泡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局部脑血流,但是这样的效果持续时间并不长,所以在手术完成之后应当维持解痉药物的使用。与异氟醚相对比,在手术当中使用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能够在手术前后更好的稳定局部脑血流,具备较好的脑保护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梅弘勋,何悦,孙峰丽,等.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局部脑血流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4):507-510.
[2]艾天贻,田宇,孙思翘,等.应用罂粟碱和3H疗法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J].中国医药研究,2005.
[3]梅弘勋,孙峰丽,王恩真,等.中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脑血流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9):521-524.
[4]张威廉.超选择性动脉内注入罂粟碱:对脑动静脉畸形病人局部脑血流的作用[J].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7(1):23-23.
[5]林赛娟,田国刚,姚欢琦,等.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脑血流代谢和脑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5)., 百拇医药(汤 静)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441700
【摘 要】目的:探讨罂粟碱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局部脑血流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动脉瘤夹闭后同时使用罂粟碱,实验组主要使用尼莫地平进行降压,常规组主要则使用异氟醚进行降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生理学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时生理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整个过程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降压期间MAP值均有显著的下降。在升压之后,常规组的心率显著快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当中,罂粟碱浸泡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局部脑血流。与异氟醚相对比,在手术当中使用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能够在手术前后更好的稳定局部脑血流,具备较好的脑保护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硫酸吗啡缓释片;癌症疼痛;临床疗效
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局部脑血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大多数患者主要是因为载瘤动脉因为机械性刺激而引发的脑血管痉挛,对于这一种并发症,任何形式的治疗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稳定局部脑血流。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罂粟碱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方式之一,在目前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使用后能够直接发现载瘤动脉扩张。本文主要详细分析了罂粟碱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局部脑血流的临床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颅内囊性动脉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分布为(36.4±4.5)岁。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60例患者均为单发动脉瘤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性别等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采用开颅后暴露瘤蒂,利用显微镜使用Surgita动脉瘤夹夹闭后实行罂粟碱(在6ml中稀释6mg)浸泡术10分钟。
在暴露与夹闭动脉瘤期间,实验组主要使用尼莫地平进行降压,常规组主要则使用异氟醚进行降压。
常规组异氟醚的浓度控制在1.3MAC至1.7MAC之间;实验组首先采用浓度为0.8MAC的异氟醚,同时,首先注入7ug/kg的尼莫地平,并按照20ug·kg-1·h-1的速度进行稳定注入,按照血压的变化适当调节速度。将两组患者的MAP控制在8.5kPa,当动脉瘤夹闭完成之后停止降压。
1.3疗效评判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的生理学参数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差异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时生理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整个过程中,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降压期间MAP值均有显著的下降。在升压之后,常规组的心率显著快于实验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时生理学参数变化情况对比(±s)
组别时间血红蛋白(g/L)红细胞比容(%)MAP心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局部脑血流
常规组T095.28±10.3828.56±2.8910.98±0.7886.5±10.14.01±0.131.02±0.07
T196.01±11.0128.45±2.888.28±0.45*88.4±12.14.02±0.111.45±0.13*
T296.98±10.8927.45±3.127.45±0.65*86.8±11.54.04±0.121.45±0.13*
T395.28±10.7628.61±3.2810.76±1.0389.9±10.94.01±0.111.00±0.05
实验组T096.56±10.8927.28±2.1810.69±0.8983.9±8.93.92±0.161.00±0.10
T197.45±10.4528.87±2.058.65±0.56*83.6±10.93.93±0.221.01±0.10
T297.78±8.4528.96±1.848.47±0.48*81.5±9.14.00±0.131.01±0.10
T397.88±12.2029.05±1.6811.01±0.7964.8±9.9#3.94±0.121.00±.010
注:*代表与T0对比,P<0.05,#代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造,手术技巧以及手术器械都有所改进,但是脑血管痉挛仍然无法全面避免。对此,在动脉瘤夹比之后,尤其是血管痉挛时,必须使用速效、简便、安全的解痉药物,如此才能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临床应用中,罂粟碱便是最为常规的一项药物之一。
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瘤夹闭后,常规组的局部脑血流有显著下降,而实验组的局部脑血流无显著变化。可能导致的原因有:1、尼莫地平对脑血管有一定的扩张效果,能够防止动脉瘤夹闭之后局部脑血流降低;2、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手术当中的实际情况。例如动脉瘤流体的方向、瘤蒂的大小与宽度,血管实际硬化程度以及夹闭方式、类型等。
综上所述,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当中,罂粟碱浸泡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局部脑血流,但是这样的效果持续时间并不长,所以在手术完成之后应当维持解痉药物的使用。与异氟醚相对比,在手术当中使用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能够在手术前后更好的稳定局部脑血流,具备较好的脑保护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梅弘勋,何悦,孙峰丽,等.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局部脑血流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4):507-510.
[2]艾天贻,田宇,孙思翘,等.应用罂粟碱和3H疗法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J].中国医药研究,2005.
[3]梅弘勋,孙峰丽,王恩真,等.中度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脑血流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9):521-524.
[4]张威廉.超选择性动脉内注入罂粟碱:对脑动静脉畸形病人局部脑血流的作用[J].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1997(1):23-23.
[5]林赛娟,田国刚,姚欢琦,等.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脑血流代谢和脑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5)., 百拇医药(汤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