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 2016年第4期
编号:12852084
72例出血性脑梗塞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6年第4期
     富学慧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 要】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的核磁共振影像学资料。结果:核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出血性脑梗死共72例,发生在颞叶33例,颞顶枕叶14例,颞顶叶12例,颞枕叶5例,小脑半球5例,额颞顶叶3例。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有很大的临床值。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塞;出血性脑梗塞;核磁共振成像

    前言:出血性脑梗塞(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是指在脑梗死区内的继发性出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为了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MRI表现的认识,本人总结了本院近期临床资料比较完整的724例出血性脑梗塞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对72例由于脑梗死导致脑出血的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46例(64%),有女性患者29例(36%),患者的年龄在41岁至78岁之间,平均61.6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肢体的活动产生障碍,伴有头痛和眩晕以及意识的障碍等。所有患者中具有冠心病史的患者有39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有203例,有风湿心脏病史的患者有10例,有甲亢病史的患者为2例;另外合并患有房颤者有27例,有颈动脉的粥样斑块患者7例,还有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所有患者为确诊患者的病情,有的则是上述症状出现加重的趋势,全部进行了颅脑的MRI检查。

    1.2 检查方法

    研究通过核磁共振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确定脑梗死病灶以及出血部位信息,如基本形态和部位以及范围等,并结合临床的资料,对病灶进行定性的诊断。同时,根据梗死和出血的形态以及范围开展MR1的分型。使用的核磁共振仪器为荷兰生产的飞利浦Achitval-1.5的MRI成像仪器,各项指标为SE的序列行轴位分别是T1WI、T2WI以及矢状位的T2WI,一般层厚为5毫米至7毫米,层间距一般是0.5毫米至0.7毫米,其中FOV为230毫米,在必要时,需要增加取核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有的需要进行增强扫描。对于成像情况需要由两位临床上的神经放射科医师共同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患者病灶的一般形态和病灶部位以及范围等,对信号的特点进行分析等,并结合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对患者的病灶情况作出一个定位和定性的诊断。同时根据患者的梗死和出血形态以及范围开展MR1的分型。

    2 结果

    对患者开展MRI扫描的时间不同,其中发病2至7天有24例,发病的8至14天有33例,在发病的15天接受检查有17例。经过检查患者的脑梗死部位分布情况为:在颞叶部位有15例,在额叶有11例,在顶叶有5例,同时累及颞叶和顶叶有11例,同时累及到颞叶和枕叶有5例,累及到颞叶、顶叶和枕叶有1例,累及到额叶、颞叶和顶叶有4例,另外7例患者累及到小脑半球。另外,经过成像分析HI发生脑深部的血肿有7例,不仅梗死的范围较大,且占位;有出血不规则463例,患者的近皮质梗死区出现了斑片状的出血;在梗死区的外周发生出血11例显示在皮质区的梗死病灶外具有少量的出血;还有混合型7例。通过对MRI的信号进行分析,表现出大片状或者是斑片状的长Tl、长T2信号,在成像T1WI上显示大片状的低信号区内出现类圆形和斑片状以及斑点状或者是云雾状高信号区,且境界较为清楚;另外在T2WI成像中大片状的高信号区域,信号表现不均匀。另外有3例患者同时接受了MRA的检查,确诊颅内动脉表现硬化症状2例,有动脉瘤2例。

    3.讨论

    3.1出血性脑梗塞发生率及发生机制

    出血性脑梗塞是指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在梗塞区内发生继发性出血性改变。以往认为出血性梗塞发生率约占脑梗塞3%-5%.但有研究资料表明。出血性脑梗塞发生率可达40%。本文统计出血性脑梗塞占同期住院脑梗塞患者的4.7%。统计发生率偏低原因可能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或未予重视而没能及时复查,导致部分病例遗漏。另外较小的斑点状出血,显示率低以致漏诊。

    3.2出血性脑梗塞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目前考虑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闭塞血管的血流再通。多数学者认为,脑梗塞后。由于栓子溶解或崩解而血管再通。而远端的血管已发生缺血坏死。此时正常血压也足以使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出血性脑梗塞侧支循环形成。脑梗塞特别是大面积梗塞后。由于脑水肿使脑梗塞周围组织毛细血管受压而发生缺血坏死。内皮受损,当病程第2周,水肿消退后,侧支循环开放,已发生坏死的毛细血管破裂。引起梗塞灶周边斑点状或片状出血。大面积梗塞是导致出血性脑梗塞危险因素之一。由于大面积梗塞往往见于动脉主干栓塞。水肿范围较大,更容易导致受累血管损伤而发生出血性脑梗塞,高血糖。高血糖时梗塞区局部酸中毒使血管内皮损伤。

    3.3出血性脑梗塞的表现特征及其诊断

    大多位于梗塞区中心,血肿内密度可以不均匀,此型出血量较大,甚至出血覆盖整个梗塞区4周围水肿,占位效应明显。表现为脑沟,脑池变浅,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狭窄,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非血肿型此型出血量一般较少表现为在原有梗塞区内夹杂有散在的斑片状,点状,条索状,以及包绕梗塞灶,周围的线样或不连续环形高密度影。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较本组中10例为血肿型,均有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而31例非血肿型中仅有4例有明显与占位效应。出血性脑梗塞的鉴别诊断出血性脑梗塞需要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出血相鉴别。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有好发部位,水肿区相对较小,呈围绕出血灶周围环形低密度影。血肿范围不按供血区分布,占位效应较重,并往往可破入脑室。而出血性脑梗塞的低密度区相对较大,且与梗塞血管供血范围相吻合,出血在梗塞灶内,一般不破入脑室,占位效应较轻。肿瘤性出血。出血发生在肿瘤囊变或坏死区中,周围可有程度不等的不规则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检查,肿瘤可强化。

    4.结束

    核磁共振平扫,典型表现为梗塞区内出现斑片状高密度影,密度常较一般脑内出血浅淡,边缘较模糊,可多发。当出血量较大时可呈团块状,形状常不规则,有明显占位表现。出血灶较小时,可因部分容积效应而被周围低密度水肿区和梗塞坏死区所掩盖。如脑栓塞后4小时即在CT上显示出低密度区的病例,发生出血性梗塞的可能性大。增强扫描 在梗塞区内可出现脑回状,斑片状或团块状强化。

    参考文献:

    [1]赵琦,谢宏.31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123.

    [2]贺宇平,姚晓辉,鄂凤梅.30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1:1901-1902.

    [3]王嗣华.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4,33:191-19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