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固定锚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成人Ⅱ型足副舟骨临床观察
肌腱,软骨,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手术方法,3术后处理,4随访计划与评价指标,5统计学分析,2结果,3讨论
聂宇徐海林周纳新(1.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湖北宜昌443000;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北京100044)
足副舟骨是人体最常见的副骨,在正常足的发生率为10%~14%[1,2],位于舟骨内后侧,多为双侧对称出现,部分患者表现为足舟骨结节处局部隆起、压痛,严重者影响行走,多发生于青少年,可伴有胫后肌腱(posterior tibial tendon,PTT)附着或功能异常[3]。副舟骨可分为3型:Ⅰ型表现为胫后肌腱内的圆形籽骨,极少出现症状;Ⅱ型与舟骨体以软骨或纤维软骨相连,易于受到局部牵拉或剪切力的损伤;Ⅲ型与舟骨体融合,类似鸟嘴样改变。通常认为Ⅲ型副舟骨为Ⅱ型的终末期表现[4]。部分副舟骨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其原因是由于副舟骨骨性突起、滑囊炎、副舟骨船型界面的反复刺激,进而出现软骨面的退变或外伤性撕裂、PTT功能不全性平足、胫后肌腱失用、骨折、骨炎、软骨帽退变、骨坏死等一系列并发症,最终出现相应症状[5-8]。大多数有症状的足副舟骨为Ⅱ型,其治疗首选保守治疗,包括支具固定、非甾体类药物、康复训练等手段。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合并或不合并PTT转位的副舟骨切除;副舟骨与舟骨融合[9,10]。近年来,随着足踝外科的进步和内固定器械的更新换代,国内外学者尝试各种新的术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1年5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双固定锚钉内固定治疗成人Ⅱ型足副舟骨15例(18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治成人Ⅱ型足副舟骨15例(18足),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22~40岁,平均(27.5±4.2)岁;病程6个月~8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