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2019年第2期
编号:1479042
23例髋部骨样骨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9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
股骨颈,股骨头,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手术方法,3随访计划及评价指标,4统计学方法,2结果,1外院诊疗结果,2本院诊疗结果,3随访结果,3讨论,1误诊原因
     易春智李若愚 蓝鋆关天安莫宗权庞凤祥陈鹏陈雷雷方斌*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肿瘤科,广州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州510405)

    骨样骨瘤是以持续钝痛、夜间加重及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缓解为典型临床症状的良性成骨性肿瘤[1],常发于10~30岁青壮年,男女比例约为2∶1~3∶1,国外统计约占全部良性骨肿瘤的12%[2],国内统计约占2%[3],而发生于关节内的骨样骨瘤仅占10%~13%[4-6],病例较罕见。髋关节为人体第二大关节,结构复杂且为多种骨病、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好发部位,部分发生于此处的骨样骨瘤症状不典型,病灶难发现,极易出现误诊、漏诊,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本研究分析髋部骨样骨瘤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探讨如何减少其误诊和漏诊,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髋部骨样骨瘤患者23例,男21例,女2例;儿童(年龄≤14岁)13例,青少年及成年(年龄>14岁)10例;年龄5~30岁,平均(14.9±7.9)岁;均为单发,8例位于股骨颈,4例位于股骨头颈交界,7例位于股骨颈基底部,2例位于股骨大转子,1例位于股骨小转子,1例位于髋臼(表1)。

    1.2 手术方法

    收集患者外院诊疗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X线片和CT检查,部分患者行MRI。本组22例采用开放手术,根据术前CT定位瘤巢选择手术切口,发生在靠近股骨颈前方的采用前外侧入路,靠近股骨颈后方的采用后外侧入路,进入关节囊后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寻找瘤巢。术中肉眼见瘤巢呈玫瑰红色,与周围正常骨质区别明显(图1)。在瘤巢周围骨膜反应明显、骨质增生较多时,可见粗糙及相对疏松的骨质覆盖在瘤巢表面及周围,可用骨刀由外向内逐层刮除增厚的骨质。暴露瘤巢后用刮匙将其刮除并送病理检查,高速磨钻打磨瘤壁至正常骨质,一般不需要植骨和扩大切除周围骨组织。另1例病灶位于髋臼,采用前外侧入路,进入关节囊后脱位股骨头可显露髋臼内侧骨样肿物,刮除方法同前。

    1.3 随访计划及评价指标

    术后6、12个月及之后每年进行随访。对患者外院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术前及术后48 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髋关节改良Harris评分。术前由3名骨科专业研究生通过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患者双侧股骨颈宽度(即股骨颈上方最凹点与下方最凹点的距离),测量结果取平均值,患侧宽度减去健侧宽度大于3.0 mm视为股骨颈增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