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PO与ORIF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三角肌,骨板,1资料与方法,1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2研究对象,3手术方法,4术后处理,5功能锻炼,6随访,7评价指标,8统计学方法,2结果,1观察指标比较,2并发症,3讨论,1ORIF治疗肱骨近端骨折,2MI
赵朵李小峰覃文航杨渊袁炜庆*(1.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骨伤医院骨科,广西南宁530012;3.广西医科大学开元琅东医院骨科,广西南宁530000;4.覃塘区人民医院骨科,广西贵港537121)
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肩部骨折的25.0%左右[1,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生率正逐年上升。稳定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往往会引起很多并发症,畸形愈合、骨关节炎、关节僵硬、肱骨头坏死等发生率较高[3]。目前的手术方式主要有经皮克氏针固定、接骨板螺钉固定、髓内钉固定和关节置换[4]。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可以取得牢靠的固定,不易发生复位丢失,可使患肢功能恢复良好[5]。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thesis,MIPPO)具有手术创伤小、容易暴露、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6]。有研究比较了ORIF与MIPPO治疗NeerⅡ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结果显示MIPPO治疗NeerⅡ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可使术后手术瘢痕小,患者恢复快,骨折愈合相对较短、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7]。本研究通过对比MIPPO与ORIF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寻找并发症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功能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Neer分型[8]为两、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闭合性骨折患者;②愿意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治疗同意书者;③符合两种手术方式适应证者;④无同侧神经血管损伤者;⑤依从性好,能定期复查及随访者。
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同侧上肢多发骨折;②既往有肩关节周围疾病或同侧上肢功能及感觉障碍者;③存在手术禁忌证,无法耐受手术;④术前存在上肢麻木无力;⑤依从性差者,不能配合治疗及术后康复随诊。
1.2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治疗的6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37例,年龄20~84岁。左侧27例,右侧3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6 d。所有患者行肱骨/肩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和CT平扫+骨三维重建。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MIPPO组和ORIF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伤侧、骨折分型、损伤类型方面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