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状面,冠状,节段,1根据椎体旋转和前凸分型——Simmons分型,2联合分型——SRS-Schwab分型,5根据退变程度6级分型——Lenke-Silva分型,6根据责任节段分型——Berjano分型,7微创手术分型——
李远强 朱勇欧云生 赵增辉 罗伟 何彬(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400016)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指在骨骼发育成熟后冠状位X线片(站立位)的Cobb角>10°的原发性脊柱畸形[1,2]。ADS的发病机制始于椎间盘和(或)小关节的非对称变性,随后在整个脊柱节段上产生非对称负荷,导致冠状面和矢状面畸形,当畸形形成后又加重非对称负荷,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促使畸形发生和进展。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DS的发生率为2%~68%,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接近1∶2,自然病程下约80%患者以每年3°的速度进展[1,3]。Aebi按病因将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归为Ⅰ型(Ⅱ型为特发性脊柱侧凸,Ⅲ型为继发性脊柱侧凸),椎体侧方滑移和椎管狭窄是ADS的典型特征,患者常出现腰腿痛、间歇性跛行和神经根性痛等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已引起世界范围的普遍重视[4,5]。
手术治疗已取得满意疗效,常规手术方式有单纯减压、减压联合短节段(有限)固定、减压联合长节段固定。一个良好的分型对手术方式的选择,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预后的初判等都有重要价值。目前虽已有几种分型方法,但由于ADS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形式多样,当前的分型均不能完整地反映该疾病的特点,各个分型体系各有优缺点[6,7]。因此有必要对ADS的分型进行回顾、归纳,现综述如下。
1 根据椎体旋转和前凸分型——Simmons分型
2001年Simmons等[8,9]基于影像学参数,结合椎体旋转和腰椎前凸,将ADS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椎体无旋转或轻微旋转畸形,通常行椎管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Ⅱ型:椎体旋转与腰椎前凸丢失同时存在,手术建议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去旋转的同时重建矢状面平衡。该分型首次将ADS与椎管狭窄的手术方式结合,对选择长、短节段固定融合做了简单的区分,但未考虑椎体滑脱位移、椎管狭窄、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等复杂因素,不能准确反映ADS复杂的病理特点,同时对椎体旋转、腰椎前凸丢失程度没有明确的量化及分级,仅用“无”或“很小”进行描述,也缺乏大样本量的重复性检验,故对临床手术指导意义不大。
2 联合分型——SRS-Schwab分型
2005年,Schwab等[10]通过研究95例ADS患者的脊柱参数发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脊柱参数存在密切关系。2006年,Schwab等[11]进一步基于多中心、前瞻性947例的研究发现,顶椎较低、腰前凸减小、椎体半脱位是导致生活质量低下的重要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4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