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478917
纵行微创入路与跗骨窦微创入路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对比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20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
切口,1资料与方法,1纳入与排除标准,2一般资料,3手术方法,4术后处理,5随访计划及观察指标,6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2两组患者影像学指标比较,3两组患者术后
     蒋维利 董斌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安徽淮南 232007)

    跟骨骨折是指因高处坠落、车祸或工伤等高能量损害而造成的骨折,且机体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血管及肌肉软组织肿胀等损伤,该类骨折临床表现为足跟疼痛剧烈、有明显肿胀现象且不能下地走路等[1,2]。跟骨骨折较为常见,约占跗骨骨折的60%,且多发于中年男性,若不及时准确诊疗,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3]。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解剖结构和足部功能,接骨板内固定术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其手术创伤大,易引发术后并发症,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4]。研究表明,微创手术应用于骨折治疗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和康复时间,降低治疗费用[5]。纵行微创入路(minimally invasive longitudinal approach,MILA)和跗骨窦微创入路(sinus tarsal approach,STA)[6]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而被广泛应用于跟骨骨折治疗,本研究进行MILA与STA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X线片和CT等确诊为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Ⅱ型是跟骨后关节是两部分骨折,Ⅲ型是跟骨后关节面是三部分移位骨折[7]);②年龄18~50岁;③首次发生跟骨骨折,且为单足骨折;④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足部畸形者;③病理性跟骨骨折患者;④认知功能损害或精神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成MILA组和STA组,各3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受伤至手术间隔时间及骨折Sanders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表1)。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