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478903
失代偿肝硬化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3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
骨细胞,肝移植,1发病机制,1钙及维生素D代谢异常,2高胆红素血症,3RANKL,OPG系统失衡,4细胞因子过表达,5性腺功能减退,6药物,7其他,2治疗,1一般治疗,2失代偿肝硬化的治疗,3抗骨质疏松药物治
     宋蒙胜 余霄 庞清江

    (1.宁波大学医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2.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骨科中心,浙江宁波 3150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会导致骨脆性和骨折风险增加[1]。其中,慢性肝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OP,即肝性骨病(hepatic osteodystrophy,HO),又称为慢性肝病相关性OP,其发病率逐年上升[2]。HO患者,尤其是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其并发OP 的概率居于高位[3]。本文拟对失代偿肝硬化合并OP的相关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发病机制

    1.1 钙及维生素D代谢异常

    维生素D3活化需在肝脏内一次羟化转化为25-羟维生素D3,然后在肾脏二次羟化为具有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从而发挥促进胃肠道对钙的吸收作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减退,维生素D3活化障碍,机体缺乏钙引起OP[4]。其次,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胃肠道淤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胆汁排泄障碍等原因引起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脂溶性维生素D吸收减少,加重钙的缺乏[5]。低血钙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转换增加,骨密度下降。此外,高龄、膳食摄入不足、运动减少及阳光照射不足也是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维生素D及钙缺乏引起OP的潜在因素[6]。

    1.2 高胆红素血症

    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黄疸,尤其是PBC 患者[7]。Ruiz-Gaspà 等[8]在一项体外试验中发现,来自黄疸患者的血清不仅能降低成骨细胞的存活率,还能抑制其增殖、分化和矿化能力,而来自正常胆红素水平的患者的血清则没有观察到这一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熊去氧胆酸能抑制高胆红素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并增强成骨细胞分化及矿化能力[9,10]。此外,高胆红素能影响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ion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系统,上调RANKL表达,诱导破骨细胞生成,促进骨吸收[11]。

    1.3 RANKL/RANK/OPG系统失衡

    RANKL可与破骨细胞表面RANK结合来激活破骨细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