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外侧入路T型接骨板固定在胫距关节融合中的应用
距骨,腓骨,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手术方法,3术后处理,4随访和疗效评估,5统计学方法,2结果,3讨论,1踝关节炎的临床表现,2踝关节炎的治疗现状,3外侧入路行踝关节融合的优势,4选用T型接骨板固定的优
王振 俞光荣 李西要 冯彦江 赵栋 郑福增 刘青 曲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足踝外二科,河南洛阳 471000)
踝关节是人体接触地面的第一个负重大关节,胫距关节传递了通过踝关节80%的力[1]。踝关节的运动有着极其复杂的生物力学特性,一旦被破坏,极易发展为踝关节骨关节炎。其最常见的病因是创伤[2,3],其次为原发性、风湿性疾病。终末期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踝关节活动受限且伴长期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的病理为:软骨的退化变性和继发的软骨增生,骨化[4]。对于终末期踝关节炎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手术方法有关节融合术、踝关节置换术、关节牵张术、踝上截骨术等,多数学者认为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的金标准[5-7]。踝关节融合术是一种导致踝关节骨性强直的手术,需要对踝关节面处理后进行固定,以确保达到最终融合的目的[8]。但融合术中仍需面临许多问题,如松质骨的缺损,对后侧胫距关节处理不够彻底等。本研究回顾总结我院30例终末期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患者,手术采用外踝入路、腓骨下段截骨、胫距融合T型接骨板固定,探讨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3 年6 月至2016 年6 月我院收治的30例踝关节创伤后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外踝入路,腓骨下段截骨,胫距融合T 型接骨板固定治疗。其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56~75岁,平均67.3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影像学资料,采用Morrey-Wiedeman[9]分期(表1),所有患者均为3 期关节炎。病例排除标准:①踝关节皮瓣术后<6 个月,或软组织条件不允许者;②Charcot 关节病;③风湿类疾病活动期;④潜在软组织风险;⑤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
表1 Morrey-Wiedeman关节炎影像学分期
1.2 手术方法
麻醉方法:选用椎管内麻醉或者全身麻醉。
体位:健侧卧位,患肢小腿下方用10 cm 高软底垫起,健侧小腿平行于手术台。手术尽可能在止血带下完成。
入路:在患肢跟腱外缘与外踝尖间中央做10 cm长的纵形切口,切口起自腓骨尖端平面,向近侧延伸,注意保护切口前侧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2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