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2020年第5期
编号:1478793
成人胫骨缺损新分型与骨搬移治疗策略:附58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9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
钢针,穿针,腓骨,1资料与方法,1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2一般资料,3术前检查评估,4成人胫骨缺损分型原则,5手术与方法,6术后处理,7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8统计学方法,2结果,3讨论,1成人胫骨缺损综合治疗方案
     秦泗河 郭保逢 彭爱民 郑学建 焦绍锋 臧建成 秦绪磊

    (1.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骨科,北京 100176;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骨科,北京 100022;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101599)

    成人创伤后遗胫骨缺损临床常见。胫骨是人体重要的承重骨,各种原因导致的胫骨缺损常合并软组织损伤、肢体畸形、不等长等问题,虽然治疗方法颇多,但临床疗效不一,选择不当会出现诸多并发症[1]。目前的临床分型并不能涵盖一些复杂胫骨缺损情况,成人胫骨缺损的治疗仍是临床处理的棘手问题[2]。Ilizarov 骨搬移技术是目前不用植骨、植皮并能保留骨长度,修复重建骨缺损伴或不伴皮肤缺损的关键技术[3-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应用个体化Ilizarov 骨搬移方案治疗的各种成人胫骨缺损病例随访资料,总结出新的分型及治疗策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18 岁以上创伤等原因引起的胫骨缺损,缺损长度>1 cm,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②无感染性骨缺损表现至少3个月以上,无皮肤红肿、窦道、流脓,术前血清学检查阴性:WBC、ESR、CRP正常;③胫骨缺损伴或不伴肢体成角、短缩、软组织瘢痕挛缩等相关畸形;④术后随访2年以上。

    排除标准:①现存感染表现的骨缺损;②先天性或代谢性骨病、神经源性疾病等导致的骨缺损;③合并精神障碍,严重骨质疏松、循环障碍或严重内科疾病等。

    1.2 一般资料

    2000 年4 月至2017 年1 月应用Ilizarov 骨搬移技术治疗58 例成人胫骨缺损。男39 例,女19 例,年龄18~63岁,平均(31.3±15.3)岁;左侧33例,右侧25例,骨缺损1.3~15 cm。34例合并下肢2~17 cm短缩及其成角、弯曲等畸形。病因:创伤后遗及内固定术感染失败51 例,小儿期骨感染后遗症7 例。本组58 例中有41 例既往接受过1 次以上手术,曾实施过清创植骨内固定48 例,曾外固定治疗失败者10 例,其中一例曾实施过7 次清创、植骨、内固定及外固定等手术未能治愈。骨缺损发生至本次骨搬移手术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达27年。

    1.3 术前检查评估

    ①病史:病史应包含骨缺损原因和既往手术情况及后续治疗经过等重要信息。②系统检查:按照全身、局部、下肢短缩与畸形程度、皮肤瘢痕范围、有无感觉、血运障碍、形态、功能等系统评价,行走功能与大关节活动情况应摄像记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3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