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2020年第6期
编号:1478767
内镜颈后路椎板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学习曲线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27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手术方法,3分组方法,4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5统计学方法,2结果,1总体评价结果,2分组评价结果,3讨论,1PPECLF治疗CSR的临床疗效与优势,2PPECLF对颈椎椎间隙
     尧然 王宏庆 梁庆晨 刘祖耀 李富 董婕 张浩 李珂 闫明 孙凤龙*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骨二科,北京 100144;2.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脊柱外科,长春 130021)

    近年来,颈椎疾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1,2]。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主要是受压的椎间盘突出于侧方、椎间关节退变或神经根管狭窄,挤压相应节段神经根而引起的以颈肩部疼痛不适及上肢麻木、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退变性颈椎疾病,是临床上颈椎病最常见的类型,占颈椎病的60%以上[3]。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持续加重,减压手术则成为必要的干预手段[4,5]。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一度成为颈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主流术式,曾被誉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规标准方式[6]。但术后椎间隙高度的丢失、相邻椎体退变与假关节形成,以及吞咽困难、食道穿孔、重要血管损伤等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等仍是日益突出的难题[7]。传统的颈后路开放式神经根管成形或椎间盘摘除术可不置入内固定,对颈椎的运动功能影响较小,而开放式手术需大范围剥离椎旁肌肉,创伤大,出血量多,不利于手术操作,术后易残留颈肩痛症状,影响术后效果和患者满意度[8]。

    脊柱内镜的发展改变了外科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方式,手术方法趋于微创化[9],后路椎管椎板切开减压术逐步演变为锁孔技术。Fessler和Khoo[10]率先提出经颈椎后路行椎板开窗术,并逐渐被应用推广。随着手术技术的更新迭代,Yang等[11]将成熟的锁孔技术运用到颈椎微创治疗中,并获得了显著疗效。Ruetten 等[12]首次在颈椎锁孔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经皮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管狭窄的优良率达到93%。在经历不断的技术改进后,锁孔技术被重新命名为神经根管减压术或椎板神经根管减压术,并得到推广应用[13,14]。

    目前经皮内镜下椎板及神经根管减压术的报道较少,且缺乏该项技术早期学习曲线的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以来开展经皮内镜下颈后路椎板神经根管减压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laminoforaminotomy,PPECLF)治疗CSR 患者的资料,探讨该项新技术的学习曲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9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