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安置引流管与否的可行性研究
渗液,活动度,血肿,1资料与方法,1纳入与排除标准,2一般资料,3围手术期管理,4观察指标,5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总失血量和输血率比较,2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3两组术后随访指标比较,3讨论
王娟 罗秋平 杨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门诊部;2.骨科,成都 610041)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缓解髋关节疼痛、纠正畸形,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1,2]。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于1997 年首次被提出,主要是通过减弱应激反应,维持患者的生理功能,减少器官功能障碍和并发症,以达到患者加速康复的目的[3,4]。
THA 术后常规应用引流管被大多数骨科医师采用,理论上可减轻术后血肿的形成,减少伤口并发症及深部感染的可能[5,6]。但也有研究表明,THA术后常规安置引流,引流管道及引流口的存在可能成为细菌侵入的通道,同时增加术后出血量,从而有引起贫血及延缓康复进程的可能[7,8]。
近年来,ERAS 理念在关节置换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THA 术后是否安装引流管尚存争议。本研究通过创新的医疗模式,遵循ERAS 理念下对初次THA术后安置引流管与否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具备THA 手术指征;③初次THA;④无急性、慢性感染;⑤血红蛋白(hemoglobin,Hb)>120 g/L。排除标准:①髋关节翻修手术患者;②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③重度肝肾功能不全或伴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等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④长期服用抗凝药伴出血倾向性的患者。
1.2 一般资料
根据上述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 年3 月行初次单侧THA 患者65 例,包括股骨头缺血坏死38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19例,重度骨关节炎8例。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33例初次THA 术后放置引流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