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对比:单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髋臼,假体,1资料与方法,1纳入与排除标准,2研究对象,3手术方法,4影像学评估,5并发症统计,6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两组患者临床结果比较,3两组患者影像学
石小军 赵海燕 热勒肯·叶尔生 康鹏德** 裴福兴(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 610041;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兰州 730000)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在治疗各种晚期髋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取得了非常优异的临床效果。然而,传统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面临着臀大肌撕裂、梨状肌及股方肌等外旋肌群离断,肌肉损伤重、创伤大、失血多,导致术后疼痛重、康复周期长、脱位风险高等诸多问题[1-3]。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 的快速发展,如何实现THA术后加速康复也成为关节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3-7]。除了加强围手术期并存疾病评估外,微创手术入路、微创操作、减少肌肉损伤、控制失血也是实现THA 术后ERAS 的重要措施[5-7]。在此背景下,通过肌间隙入路、不损伤外旋肌群的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越来越受到关节外科医师的关注。然而,DAA对手术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并且存在学习曲线过程,目前国内学者对于DAA入路THA术后并发症关注和报道相对较少,更缺乏大样本病例对比分析。因此,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我科同一位高年资关节外科医师完成的THA连续病例,对比分析DAA入路和PLA入路THA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是否存在区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初次THA;②术后随访时间不少于12个月,围手术期和末次随访时临床以及X线片等影像学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双动股骨头置换;②同期行股骨截骨的初次THA 患者,如Crowe 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继发骨关节炎、化脓髋治愈后脱位继发骨关节炎;③髋关节翻修患者病例。
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均获得知情同意。
1.2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2 年6 月至2017 年6 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由同一位高年资关节外科医师完成的初次THA患者。其中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所有病例均采用PLA 入路;2014 年9 月至2017 年6月,常规采用DAA入路,部分患者如髋关节僵硬或强直,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 kg/m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8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