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前臂,1解剖及生物力学,2损伤机制及骨折线分布,3骨折分型,4非手术治疗方式,1适应证,2制动方式及时间,3功能锻炼,4随访,5并发症及危险因素,5临床评估,6总结与展望
李长润 李庭(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北京 100035)
桡骨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肘关节骨折,约占肘关节骨折的1/3[1,2]。近年来,随着对桡骨头损伤模式、骨折线分布以及对桡骨头骨折稳定性的逐步认识,目前无机械阻挡的Mason Ⅰ型和Ⅱ型桡骨头骨折是保守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急诊予以短期制动以及早期功能锻炼能够使非手术治疗的桡骨头骨折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解剖及生物力学
桡骨头与肱骨远端、尺骨近端及一系列复杂的软组织结构共同组成肘关节。桡骨头呈盘状,横截面的形态存在变异[3],在前臂处于中立位时,其长轴与尺骨桡切迹垂直[4]。桡骨头上部凹面与肱骨小头组成肱桡关节,侧方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组成上尺桡关节。上尺桡关节的严格的匹配关系保证了前臂的正常旋转。环状关节面外侧边缘有106°~120°范围在旋转时不进入桡切迹,该区域在解剖上被称为“安全区”[5](图1)。
图1 前臂处于最大旋后位(A)、中立位(B)、最大旋前位(C)时,桡骨头相对尺骨桡切迹的位置变化
桡骨头及其周围的软组织在肘关节轴向、外翻、内翻和后外侧旋转稳定性的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臂约60%的负荷是通过桡骨头进行传递[6]。切除桡骨头后,全部由肱尺关节承担,肘关节外翻倾向增加[7]。Morrey 等[8]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在内侧副韧带损伤时,桡骨头是维持肘关节外翻稳定的次级稳定结构。Beingessner等[9]生物力学研究发现,无内侧副韧带损伤时,桡骨头假体置换能改善桡骨头切除后肘关节的外翻、旋后稳定性。在外侧副韧带损伤时,肘关节内翻稳定性降低;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时,肘关节外翻稳定性降低。
2 损伤机制及骨折线分布
桡骨头骨折常由间接暴力致伤,与轴向、外翻、后外侧旋转等方向的应力相关[10]。Thomas[11]描述了一种间接暴力损伤机制,即向前跌倒时手掌着地,肘关节处于伸直和前臂旋前位,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前侧发生撞击。一项生物力学试验研究发现,桡骨头骨折发生于肘关节完全伸直到肘关节屈曲80°之间[12]。McGinley等[13]比较了前臂不同旋转位置轴向负荷下的损伤模式,发现前臂由最大旋后位旋前平均44°,轴向应力会导致单纯桡骨头骨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2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