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中局部复合浸润镇痛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切口,1资料与方法,1病例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2临床资料,3围手术期处理,4主要观察指标,5统计学方法,2结果,1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指标比较,2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
陈峰 胡建华 王以朋 仉建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北京 100730)
颈椎病是常见的退行性脊柱疾病,随着人口老年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渐增加。颈椎病通常由于间盘退变、节段性不稳定、骨赘形成、韧带肥厚或骨化等原因造成椎管及神经根出口狭窄,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颈椎病经保守治疗无效则需手术治疗,颈椎后路手术为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椎管扩大成形或椎板切除达到神经减压的目的[2]。但颈椎后路一般手术节段较长,需要充分显露和分离颈部后方肌群,势必造成软组织损伤并产生术后早期剧烈疼痛,切口疼痛会影响患者术后早期下地体验及功能锻炼受限,易导致颈肩肌肉粘连、僵硬和功能下降,也是导致术后轴性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3]。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国内骨科的推广,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已在关节、创伤、脊柱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内脊柱专家也制定了一系列ERAS 指南和共识指导脊柱特别是颈椎后路围手术期镇痛方案[4,5]。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和良好的镇痛策略可以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减少并发症和再手术率,缩短住院时间。在关节外科,局部复合药物浸润镇痛(“鸡尾酒”镇痛)是目前比较新颖的镇痛方案,已有较多研究提示其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联合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可以减少术区出血。与其他镇痛方式相比,该方法在术区直接局部用药,可减少全身镇痛药物特别是吗啡类药物使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术后的功能锻炼,已成为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常用方案[6,7]。但目前脊柱手术特别是颈椎后路手术中极少有局部复合浸润镇痛的研究报道,且镇痛配方未知。本文拟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估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课题组设计的“鸡尾酒”镇痛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因颈椎多节段病变、后纵韧带骨化症、发育性椎管狭窄等适合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患者;②年龄18~80 岁;③术前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正常;④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依从性良好并可完成术后3个月随访者。
排除标准:①颈椎创伤、肿瘤、感染等行手术者;②颈椎后路翻修手术者;③一期前后路手术者;④存在严重药物过敏,特别是已知本课题方案中药物过敏或有使用禁忌者;⑤基础疾病严重,术前应用抗凝药物,出凝血障碍,术后需至ICU进一步治疗者;⑥意识障碍、精神类疾病或无法准确交流进行评估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0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