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杠杆重建平衡理论对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回顾与展望
股骨颈,假体,股骨头,1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现状,2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应力改变,3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血供改变,4金属离子的不良反应,5杠杆重建平衡理论与髋关节表面置换术,6小结
丁镇涛,王艳华,郁凯,张晓萌,张立佳,陈小锋,熊晨,姬云,张殿英1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现状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替代手术方案被提出,试图解决假体周围骨缺损和无菌性松动等全髋关节置换的远期并发症。但由于早期材料技术的限制,髋臼侧及股骨侧常出现严重的骨溶解。20 世纪90 年代,在选用高碳钴铬合金制成具有高硬度和低磨损率的金属对金属界面后,髋关节表面置换再次大量应用于临床。
髋关节表面置换保留了股骨颈,不破坏骨髓腔,基本维持股骨近端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力学环境[1]。在假体设计上采用大直径的球头,降低脱位风险,术后头颈比例和生理接近。应力通过股骨头假体传递到股骨颈,最大限度保留髋关节自然的生物力学特性,减少应力遮挡,在人工关节仿生学上具有潜在的优势。髋关节表面置换作为一种保留骨量的髋关节置换术,仅去除病变关节面,对于年轻且活动量较大患者具有突出的优势,也有利于在预期寿命中可能会进行翻修的患者[2]。髋关节表面置换可延缓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还能通过维持骨量降低翻修手术的难度,翻修时可选用标准全髋关节置换假体,为手术失败后的补救措施提供了回旋余地。
大量髋关节表面置换的随访研究获得了优良的中期结果,5年假体生存率在96%~98%,10年假体生存率在86%~97%[3]。Su等[4]报道了280例Birmingham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施乐辉,图1A)的10年假体生存率为92.9%,这与英国及澳大利亚国家关节登记系统的数据相近。其中值得关注的是,65岁以下男性患者的10年假体生存率高达96.0%,由此认为髋关节表面置换对于年轻男性患者安全有效。Amstutz等[5]报道了400 例Conserve Plus 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Wright医疗,图1B)的10年假体生存率为91.2%,20年假体生存率为83.5%,优于同期行全髋关节置换的年轻患者。此外,髋关节表面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水平优于全髋置换置换,较少出现疼痛、双下肢不等长、跛行等并发症[6]。Ford等[7]对324例Birmingham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患者进行5至10年的随访发现,日常活动水平较高的患者更倾向于接受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也能保持更高的活动水平。Bedigrew等[8]的前瞻性研究发现,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骨密度最早于6个月即可恢复正常水平,并能维持至术后5年,因此建议患者术后6个月可以开始慢跑并恢复体育活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8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