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枚后柱螺钉技术在复合型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前柱,坐骨,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术前处理,3手术方法,4术后处理,5随访计划及评价指标,6统计学方法,2结果,3讨论,1髋臼后柱不同固定方式研究现状,2多枚后柱螺钉固定髋臼后柱的手术指征及操作技巧,3本研究的不
洪顾麒,庆思源,胡军,秦晓东髋臼骨折因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形态不规则,术中复位和固定困难,一直以来是创伤骨科治疗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复合型髋臼骨折,既往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相关并发症较多。随着对髋臼骨折认知的不断加深和3D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髋臼后柱骨折的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选择也越来越多[1]。对于同时累及前后柱且无后壁不稳定骨折的的复合型髋臼骨折,多采用单一前方入路进行复位固定[2-5],以减少手术创伤。近年来,作者采用经改良髂股入路[6]前方重建接骨板结合后柱多枚顺行螺钉技术治疗复合型髋臼骨折,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旨在总结该手术策略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后柱多枚顺行螺钉的置钉技巧及适应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新鲜(3周以内)闭合性髋臼骨折;②根据Letounel分型,属于复合型髋臼骨折中双柱骨折、前柱前壁伴后半横行骨折、T形骨折中的一种;③术前无明显血管、神经损伤表现;④术前无髋臼周围伤口感染及下肢毁损伤,软组织条件允许行内固定手术;⑤术前无明显手术禁忌证且能耐受手术;⑥术中髋臼后柱骨折均置入2 枚或以上螺钉固定;⑦术后随访≥12个月。排除标准:①合并不稳定髋臼后壁骨折需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者;②髋臼、骨盆先天畸形或既往有严重髋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评估者;③合并下肢损伤影响术后康复或术后无法配合康复治疗者;④病理骨折患者。
根据上述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5 年2 月至2020 年12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单一前方入路治疗的128 例复合型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4 例,女34 例;年龄18~78 岁,平均(51.5±1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4 例,高处坠落伤35 例,重物砸伤19 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完善骨盆正位、髂骨斜位、闭孔斜位X 线检查及骨盆CT,以明确骨折形态。髋臼骨折Letournel 分型:双柱骨折81例,前柱前壁伴后半横形骨折24例,T形骨折23例。所有患者从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20 d,平均(8.1±3.8)d。
本研究经过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020-SR-098),患者均豁免知情同意。
1.2 术前处理
行患侧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0~1/7。合并胸腹、颅脑及泌尿系统损伤者,请专科会诊行对症治疗,待病情允许后再行骨折手术治疗。中重度贫血者输血纠正贫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7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