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关节间撑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Goel A型颅底凹陷的临床疗效
寰枢椎,齿状,交界,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手术方式,3随访计划及评价指标,4统计学分析,2结果,1手术结果,2症状学评估结果,3影像学结果,3讨论,4结论
戚茂杨,孟洪锋,张博彦,辛宗,关健,段婉茹,菅凤增,陈赞颅底凹陷是颅颈交界区一种常见的骨性畸形,常与先天性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畸形相关,如寰枕融合、寰椎侧块发育畸形、齿状突发育畸形等,其中伴发寰枕融合最常见。这一概念最早由von Torklus和Gehle[1]提出,随后逐渐被神经外科医师认知。
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畸形在导致颅底凹陷的同时可以诱发寰枢椎失稳,甚至寰枢椎脱位。2004 年,Goel 根据是否合并寰枢椎脱位将颅底凹陷分为A 型和B 型,受到广泛认可[2]。Goel A 型颅底凹陷的发病机制是:颅底凹陷同时合并寰枢椎侧方关节、前方张力带或齿状突骨性的结构畸形,造成寰枢椎脱位,齿状突向上向后移位,压迫延髓腹侧面,造成肢体无力、感觉障碍、饮水呛咳和行走不稳等一系列等神经功能障碍。
对于Goel A 型颅底凹陷,Goel 认为寰枢椎失稳,因而提出的治疗策略是进行寰枢椎内固定,这一治疗策略强调恢复寰枢椎的稳定性,但忽视了对颅底凹陷进行复位[3]。国内学者通常采用寰枢椎脱位治疗策略治疗Goel A 型颅底凹陷,而忽略了对导致颅底凹陷的根本病因——颅颈交界区骨性结构畸形的分析和针对性的治疗。2019 年,陈赞团队提出采用后路关节间撑开松解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并取得良好效果[4]。后路关节间撑开可以有效纵向分离寰枢椎,使枢椎向尾侧移位,复位颅底凹陷。本研究通过连续性回顾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后路关节间撑开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0 例Goel A型颅底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影像学诊断为Goel A 型颅底凹陷;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症状。排除标准:①类风湿关节炎患者;②存在齿状突小体的患者;③颅颈交界处创伤患者;④骨质疏松症患者;⑤有感染发生的患者。
回顾性分析2020 年6 月 到2021 年2 月因Goel A型颅底凹陷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根据上述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30 例患者均采用后路关节间撑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其中男11 例,女19 例;年龄15~64 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5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