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2023年第9期
编号:486284
肢体延长手术的应用、发展及其并发症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2月16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
穿针,髓内,畸形,1下肢延长术的应用,1下肢短缩,2骨不连和骨缺损,3软骨发育不全,2上肢延长术的应用,3肢体延长器械的发展,1单边外固定器,2环形外固定器,3内外结合骨延长系统,4全植入髓内骨延长器,4肢体延长术的并发症
     唐佳昕,刘铭

    意大利的Alessandro Codivilla首先使用骨牵引技术进行骨骼延长,他采用术中斜行截骨,于跟骨施加25~30 kg持续牵引力,最终获得了较长的骨骼延长[1]。1951年,Ilizarov教授使用环形外固定器治疗了1例骨缺损患者,并发现了骨骼再生延长的张力应力法则,成功治疗了骨不连、骨髓炎、侏儒症、先天性骨骼畸形、骨肿瘤、骨缺损、骨短缩等多种疾病[2]。近年来,肢体延长手术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器械上的革新,如泰勒空间外固定器(Taylor spacial frame, TSF)等计算机辅助环形外固定器在肢体延长重建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磁性驱动的钛髓内钉的发展,在减少外固定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可获得更快的骨骼康复。

    Ilizarov技术中的张力应力法则始终是肢体延长手术的理论基石。中国学者对Ilizarov技术提供了诸多创新和贡献,将外固定器械和手术方法进行了中国的本土化改进,提出了“一走、两线、三平衡”的下肢矫形原则和技术创新,拓展了Ilizarov技术在肢体缺血性疾病、骨折微创治疗等方面的应用[3]。

    术前设计手术方案并准备合适的器械,实行标准化的手术方法以保证肢体延长手术的疗效。肢体延长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外固定器,佩戴时间甚至达到2年以上,给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患者在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术后的康复锻炼、肢体延长、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更有赖于医患的互相信任和协同配合。患者术前准备越充分、对手术及术后相关事宜了解越清楚,依从性越好,这样可以有效规避大部分并发症,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1 下肢延长术的应用

    1.1 下肢短缩

    传统观点将下肢缩短分为三类:①短缩小于2 cm,可以忽略不予处理;②短缩2~4 cm,可以进行下肢延长;③短缩超过4 cm,必须进行下肢延长,以避免下肢不等长所带来的并发症,如骨盆倾斜和脊柱侧凸等。超过5 cm的下肢不等长可以通过骨骺阻滞或缩短较长的下肢来达到肢体等长的目的,但没有考虑到患者身高、患者心理和患者家庭意见等因素对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作用[4-5]。下肢短缩和相关畸形的病因学对下肢延长的计划非常重要,具体病因可能是先天性缺陷,如先天性腓骨缺如、胫骨缺如或先天性股骨短缩畸形,陈旧性脊髓灰质炎和骨肿瘤(如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6],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或创伤后遗症等。而对于软骨发育不全引起的侏儒症患者,特别是在伴有膝内翻等畸形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双下肢延长。国内报道的使用环形外固定器治疗成人1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相关的胫骨假关节[7]和软骨发育不全所致下肢短缩伴膝内翻畸形[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6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