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2024年第2期
编号:1625225
改良枢椎峡部螺钉技术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三维复位中的优势与临床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24年4月19日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
侧块,寰椎,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术前牵引,3改良枢椎峡部螺钉的置入及复位技术,4评价指标,5统计学分析,2结果,1手术过程,2影像评估,3临床评估,3讨论,4结论
     苑博,周盛源,唐一钒,赵寅,陈雄生

    寰枢椎脱位通常表现为三维空间内的混合性脱位[1-2],矢状面上包括前后、纵向和成角脱位,冠状面和横断面上表现为寰枢关节不对称或者旋转脱位[3]。寰枢椎前后脱位造成的椎管狭窄与纵向脱位齿状突对颈脊髓或延髓腹侧的压迫是造成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因此寰枢椎脱位的前后与纵向两个方向的复位是解除脊髓压迫的关键。

    寰枢椎脱位从复位难易程度上通常分为易复性、难复性和不可复性脱位[4-5]。对于易复性脱位,复位后可通过钉棒系统、钉钩系统或者线缆张力带达到稳定作用。对于难复性脱位,需要综合考虑寰枢关节三维空间的复位。只关注到前后脱位而忽视寰枢椎关节突关节的纵向和成角错位,仅靠前后提拉复位往往会导致复位失败。但是目前后路最常用的寰椎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峡部螺钉螺钉组合,通常不能一次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而需要反复调节螺钉深浅[6],或者通过旋棒、杠杆技术以达到复位效果[7-8]。前路充分松解+后路钉棒固定[9-10]、后路枕颈固定+寰椎后弓减压[11]、前路经口齿状突切除减压、经口松解复位融合固定[12-15]等已成为难复性脱位复位的重要手术方式。

    难复性脱位的复位操作难点在于螺钉钉尾间在前后方向的落差小或者纵向间距的距离短,传统的寰椎椎弓螺钉/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短峡部螺钉技术组合常不足以进行前后脱位的提拉复位或者纵向脱位的撑开复位。如何增加置入螺钉间的前后落差和纵向间距成为寰枢椎复位的关键。基于本研究团队前期临床实践,将枢椎螺钉的进钉点选择在枢椎椎板和侧块下缘交点的外侧延续处,下关节突的中线上,螺钉经侧块、峡部置于枢椎上关节面下方,称之为改良枢椎峡部螺钉。该进钉点与寰椎椎弓根/侧块螺钉进钉点的前后落差间距与纵向间距均明显增加,有利于完成前后和纵向脱位复位。改良枢椎峡部螺钉不同于的文献报道其他经峡部的螺钉,如Magerl 螺钉和短峡部螺钉。Magerl 螺钉入钉点位于C2下关节突内下缘外侧2 mm,C2-3关节面内侧缘上方3 mm,经枢椎峡部、寰枢椎关节间隙置入寰椎侧块[16];短峡部螺钉进钉点位于C2-3关节间隙以上14 mm,大约峡部中点处,在平行于棘突的矢状面上置入螺钉,螺钉经峡部穿行于枢椎上关节面下方[17-18]。

    本文回顾性分析通过改良枢椎峡部螺钉技术进行寰枢椎脱位复位的一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该置钉技术的技巧和临床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术前颅骨牵引后部分复位或不能复位的难复性和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②枢椎峡部适合螺钉置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2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