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颈椎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及影响因素
寰枢椎,倾斜角,1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手术技术,3矢状位参数测量,4统计学方法,2结果,1一般结果,2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矢状位平衡参数比较,3颈椎矢状位参数矫正程度与术前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关联性,4逐步回归分析
马楠山,移平,郝庆英,燕文海,唐向盛,麻昊宁,杨峰,谭明生寰枢椎脱位是一种由创伤、肿瘤、先天性畸形、咽部炎症、手术等多种原因导致的寰椎与枢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的疾病。寰枢椎脱位患者常表现为上颈椎关节功能障碍和高位颈脊髓受压,最终出现四肢不全瘫、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2]。寰枢椎脱位的发病率目前鲜有报道,但其并发延髓受损进而致患者死亡的概率为10%~20%[3]。
谭明生教授在2007 年基于寰枢椎脱位的病因、病程、影像学结果及牵引后的疗效等多方面因素建立了寰枢椎脱位的TOI分型,将寰枢椎脱位患者分为T 型(牵引复位型)、O 型(手术复位型)、I 型(不可复位型),对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了帮助[4]。在TOI分型中,对于无法通过牵引和外固定达到寰枢椎满意复位[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 ADI)<5 mm或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cord, SAC)>13 mm]的患者,接受上颈椎手术是唯一可靠且有效的治疗方案[5-7]。
当下,颈椎矢状位参数广泛运用于评估颈椎疾患和确定颈椎手术方案,其反映了颈椎在矢状面上的稳定性,与颈椎力学、颈椎矢状面序列及颈椎手术的预后均有密切的关系[8]。先前对寰枢椎脱位患者矢状位平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术中对上颈椎固定后继发的下颈椎曲度改变,本研究对接受上颈椎手术的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术前记录与术后随访,分析上颈椎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对2011 年3 月至2022 年7 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脊柱外科行上颈椎手术的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式包括后路寰枢椎固定术或枕颈融合术。
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诊断包含寰枢椎脱位;②术前影像学检查符合寰枢椎脱位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ADI>5 mm 或SAC<13 mm;③临床症状符合寰枢椎脱位症状,出现包括且不限于枕部及颈部疼痛、斜颈、颈部运动受限以及上位脊髓损伤的症状;④患者在我院行后路寰枢椎固定手术或枕颈融合手术。
排除标准:①丢失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资料的患者;②有颈部外伤、感染、肿瘤、全身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
本研究最终纳入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7~85岁,平均(51.73±16.40)岁。
本研究已通过中日友好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2015-ST-7),所有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