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新护士培训方法与技巧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新护士的培训方法与技巧。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11年6月至2015年3月间的112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基础操作和急救技能的综合培训,观察比较培训前后护理水平的差异。结果:经过培训后本组护士在急救理论、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急救能力、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急诊科新护士经过循序渐进的综合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关键词】急诊科;新护士;业务培训
现代社会各种急、危、重症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在不断变化,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了,这对于急诊科护士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特别是新聘、转科和年轻的新护士,她们在工作中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必须建立起长效的培训机制,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护士培训方法与技巧,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现就我院急诊科新护士培训方法与技巧做一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1年6月至2015年3月间的112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22.6±3.1)岁。
1.2 方法
本组新护士均采取专人负责培训方法。首先由科室总带教老师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再为每位新护士安排1对1的带教老师,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按照不同区域和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培训。先按照《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1]制定我院急诊科新护士上岗培训计划,并人手1册。将急诊科主要工作区域划分为3个区:A区为急诊住院病区,B区为急诊门诊区,C区为留观抢救室,每个培训区学习完成后,按照《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标准进行专项考核,考核分数低于85分者将延长在该区域的学习时间。
1.2.1 强化沟通能力培训 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期间应重视对交流沟通能力的培训,年资较长、处理医患关系有经验的护士需以身示范,同时鼓励新护士多阅读一些加强人际交往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书刊杂志,在工作中帮助她们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掌握话语和肢体语言表达技巧,切实关心照顾患者,同情患者处境。
1.2.2 强化心理素质培训 急诊科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护士往往需面临巨大的身心压力,身临急救现场时往往感到不知所措,或恐慌不安,直接影响到其对医嘱的执行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表现。因此在培训期间有目的性地组织新护士参与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学习,教会其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及时舒缓压力,同时结合各类抢救活动来锻炼胆识,从而能够超脱于负性心理情绪,强化专注力,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对患者的救治上来。
1.2.3 强化专业素质培训 急诊科内定期举办急救护理知识讲座,详细讲解对急诊科患者的接诊和分诊技巧、急救仪器的名称和操作规程、各项急救常规程序和技术(主要包括心肺复苏、电除颤、洗胃等),常用急救药物的名称、剂型、用量、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和禁忌症等。要求每名护士每个星期至少要参与到2次以上的急诊病人抢救工作中,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锻炼新护士在大型抢救过程中的专业技能、人员调配、快速分诊、患者沟通安置等。定期进行抢救技术和仪器的组合训练,比如简易呼吸器—呼吸机、胸外按压—心电监护—电除颤、胃管—洗胃等等。
1.2.4 强化应急能力培训 急诊科护士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对于急诊抢救的科学合理性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高风险、高压力、高标准的急诊工作状况下,新护士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既对抢救效果产a生影响,又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在培训新护士的过程中,应重点开展急诊患者分类分级评估、危重患者评分的培训,对突发事件出现的迹象做到早识别;其次要培养复苏、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指导其熟悉抢救预案流程,进行多次演练,一方面切实感受现场氛围,另外也能帮助其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1.3 考核与评价
采取理论结合操作的考核方式,分别在新护士培训前和培训后进行一次考核,以百分比进行成绩统计,理论分占30%,单项急救操作技术分占20%,综合急救能力分数占30%,护理服务满意分数占20%。对培训效果评价采取三级评价制,单项以<85分为不合格,85~89分为合格,≥90分为优良。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培训前后业务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经过培训后本组护士在急救理论、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急救能力、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1)。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各种急重症病情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在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做得更完善,因此对新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护士培训方法与技巧,方可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2]。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系统的培训,急诊科新护士实际护理业务能力明显提高,急救理论知识、单项急救操作能力、综合急救能力、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有助于提高急诊专科护士整体综合素质,减轻急诊新护士工作压力,有助于急诊科护士队伍的稳定性,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提高急诊科整体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提高其急救护理技能,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慧,肖红,李莉.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M].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4.
[2]姜秀,孙志书,黄影.浅谈急诊科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66., http://www.100md.com(颜明蓉)
【关键词】急诊科;新护士;业务培训
现代社会各种急、危、重症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而在不断变化,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了,这对于急诊科护士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特别是新聘、转科和年轻的新护士,她们在工作中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必须建立起长效的培训机制,积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护士培训方法与技巧,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现就我院急诊科新护士培训方法与技巧做一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1年6月至2015年3月间的112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8~24岁,平均年龄(22.6±3.1)岁。
1.2 方法
本组新护士均采取专人负责培训方法。首先由科室总带教老师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再为每位新护士安排1对1的带教老师,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按照不同区域和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地培训。先按照《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1]制定我院急诊科新护士上岗培训计划,并人手1册。将急诊科主要工作区域划分为3个区:A区为急诊住院病区,B区为急诊门诊区,C区为留观抢救室,每个培训区学习完成后,按照《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标准进行专项考核,考核分数低于85分者将延长在该区域的学习时间。
1.2.1 强化沟通能力培训 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期间应重视对交流沟通能力的培训,年资较长、处理医患关系有经验的护士需以身示范,同时鼓励新护士多阅读一些加强人际交往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书刊杂志,在工作中帮助她们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掌握话语和肢体语言表达技巧,切实关心照顾患者,同情患者处境。
1.2.2 强化心理素质培训 急诊科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护士往往需面临巨大的身心压力,身临急救现场时往往感到不知所措,或恐慌不安,直接影响到其对医嘱的执行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表现。因此在培训期间有目的性地组织新护士参与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学习,教会其如何自我调节心理,及时舒缓压力,同时结合各类抢救活动来锻炼胆识,从而能够超脱于负性心理情绪,强化专注力,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对患者的救治上来。
1.2.3 强化专业素质培训 急诊科内定期举办急救护理知识讲座,详细讲解对急诊科患者的接诊和分诊技巧、急救仪器的名称和操作规程、各项急救常规程序和技术(主要包括心肺复苏、电除颤、洗胃等),常用急救药物的名称、剂型、用量、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和禁忌症等。要求每名护士每个星期至少要参与到2次以上的急诊病人抢救工作中,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锻炼新护士在大型抢救过程中的专业技能、人员调配、快速分诊、患者沟通安置等。定期进行抢救技术和仪器的组合训练,比如简易呼吸器—呼吸机、胸外按压—心电监护—电除颤、胃管—洗胃等等。
1.2.4 强化应急能力培训 急诊科护士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对于急诊抢救的科学合理性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高风险、高压力、高标准的急诊工作状况下,新护士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足,既对抢救效果产a生影响,又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在培训新护士的过程中,应重点开展急诊患者分类分级评估、危重患者评分的培训,对突发事件出现的迹象做到早识别;其次要培养复苏、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指导其熟悉抢救预案流程,进行多次演练,一方面切实感受现场氛围,另外也能帮助其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1.3 考核与评价
采取理论结合操作的考核方式,分别在新护士培训前和培训后进行一次考核,以百分比进行成绩统计,理论分占30%,单项急救操作技术分占20%,综合急救能力分数占30%,护理服务满意分数占20%。对培训效果评价采取三级评价制,单项以<85分为不合格,85~89分为合格,≥90分为优良。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对培训前后业务水平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经过培训后本组护士在急救理论、单项急救操作、综合急救能力、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1)。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各种急重症病情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在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等方面做得更完善,因此对新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护士培训方法与技巧,方可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2]。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系统的培训,急诊科新护士实际护理业务能力明显提高,急救理论知识、单项急救操作能力、综合急救能力、护理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有助于提高急诊专科护士整体综合素质,减轻急诊新护士工作压力,有助于急诊科护士队伍的稳定性,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提高急诊科整体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提高其急救护理技能,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李慧,肖红,李莉.护士规范化培训手册[M].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4.
[2]姜秀,孙志书,黄影.浅谈急诊科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66., http://www.100md.com(颜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