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摘 要】目的:探讨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106例,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接受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接受动力髋螺钉术(DHS)。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术后7天髋关节 Harris 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术后7天髋关节 Harris 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9.4%,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短,能接受早期的活动康复,有利于减少卧床期间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双动股骨头置换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为常用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探讨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骨折AO分型为Al、A2及A3型,基础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3例研究组和53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接受动力髋螺钉术(DHS)。研究组平均(68.5±7.9)岁,男性18人,女性35人;对照组平均(69.3±8.5)岁,男性19人,女性34人 ;2组人员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基础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平卧骨科牵引床,全身麻醉,患肢内旋位,X线透视下进行手术。取股骨大粗隆上2cm 至粗隆下10cm侧方纵向切口,显露股骨粗隆及外侧骨面,放置定位器,打入导针,透视下保证导针正位沿股骨颈长轴,侧位向上在股骨颈长轴的正中。扩孔和攻丝后、拔出导针,安装套筒钢板,钉孔内置入皮质骨螺钉,注意防止螺钉脱出。研究组全身麻醉,外侧入路显露髋部,锯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处理髋臼、放置假体。保护好大粗隆骨折块及筋膜纤维,骨折块复位,恢复骨折部位解剖结构,修整股骨颈残端,扩大髓腔,放置人工假体固定于股骨上段骨髓腔内,复位关节。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留置引流管,逐层关闭。术后3天内拔出引流管,术后5天开始CPM机功能锻炼。逐步开始扶拐行走。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术后7天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髋关节部活动受限、再骨折、关节脱位、松动等)发生率。
1.3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使用Student's 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术后7天髋关节 Harris 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9.4%,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由摔倒、撞击或暴力扭转导致。研究显示若单纯采取保守治疗则会造成患者长期卧床,造成髋内翻、下肢缩短、跛行等并发症。因此手术仍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1]。
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接受DHS的对照组不仅手术时间长,而且术中出血明显多于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中出现2例髋关节部活动受限、3例内固定松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有学者指出虽然DHS具有加压和滑动功能,但是DHS的力臂长,易出现应力集中,容易导致内侧皮质压缩甚至钢板断裂[2]。而且股骨粗隆间骨折得高龄患者在接受DHS治疗后,有发生肢体缩短内固定断裂等不良反应。而且老年人骨量含量下降,很难达到稳定的复位固定效果。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开展,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仅为4.6±0.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在选择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前,临床医生要评估患者以下几方面:①伤前生活自理能力,近期是否发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心血管意外事件。②糖尿病、高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③高龄患者能够耐受麻醉及手术后的应激反应。
④术中要待骨水泥进入拉丝期后再放入体内[3]。⑤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下地行走。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优点是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短、能接受早期的活动康复、有利于减少卧床期间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建国,陈洪瑜,姜涛,等.滑动髋螺钉与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0):652.
[2]王东,刘新房,寇伯龙,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滑动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7):454.
[3]卢波,唐林俊,崔太安,等.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55., 百拇医药(陈新福 于勇华 毛丰刚)
【关键词】双动股骨头置换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为常用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探讨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高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骨折AO分型为Al、A2及A3型,基础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3例研究组和53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对照组接受动力髋螺钉术(DHS)。研究组平均(68.5±7.9)岁,男性18人,女性35人;对照组平均(69.3±8.5)岁,男性19人,女性34人 ;2组人员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基础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平卧骨科牵引床,全身麻醉,患肢内旋位,X线透视下进行手术。取股骨大粗隆上2cm 至粗隆下10cm侧方纵向切口,显露股骨粗隆及外侧骨面,放置定位器,打入导针,透视下保证导针正位沿股骨颈长轴,侧位向上在股骨颈长轴的正中。扩孔和攻丝后、拔出导针,安装套筒钢板,钉孔内置入皮质骨螺钉,注意防止螺钉脱出。研究组全身麻醉,外侧入路显露髋部,锯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处理髋臼、放置假体。保护好大粗隆骨折块及筋膜纤维,骨折块复位,恢复骨折部位解剖结构,修整股骨颈残端,扩大髓腔,放置人工假体固定于股骨上段骨髓腔内,复位关节。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留置引流管,逐层关闭。术后3天内拔出引流管,术后5天开始CPM机功能锻炼。逐步开始扶拐行走。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术后7天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髋关节部活动受限、再骨折、关节脱位、松动等)发生率。
1.3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s)描述,使用Student's 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术后7天髋关节 Harris 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9.4%,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由摔倒、撞击或暴力扭转导致。研究显示若单纯采取保守治疗则会造成患者长期卧床,造成髋内翻、下肢缩短、跛行等并发症。因此手术仍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1]。
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接受DHS的对照组不仅手术时间长,而且术中出血明显多于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中出现2例髋关节部活动受限、3例内固定松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有学者指出虽然DHS具有加压和滑动功能,但是DHS的力臂长,易出现应力集中,容易导致内侧皮质压缩甚至钢板断裂[2]。而且股骨粗隆间骨折得高龄患者在接受DHS治疗后,有发生肢体缩短内固定断裂等不良反应。而且老年人骨量含量下降,很难达到稳定的复位固定效果。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开展,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研究组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仅为4.6±0.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在选择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前,临床医生要评估患者以下几方面:①伤前生活自理能力,近期是否发生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心血管意外事件。②糖尿病、高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③高龄患者能够耐受麻醉及手术后的应激反应。
④术中要待骨水泥进入拉丝期后再放入体内[3]。⑤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下地行走。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优点是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短、能接受早期的活动康复、有利于减少卧床期间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建国,陈洪瑜,姜涛,等.滑动髋螺钉与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10):652.
[2]王东,刘新房,寇伯龙,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滑动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7):454.
[3]卢波,唐林俊,崔太安,等.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55., 百拇医药(陈新福 于勇华 毛丰刚)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骨折 > 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