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
编号:13632556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0
     【摘 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80例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80例患者中,发生腹痛、尿频、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者10例,比例为12.5%;观察组80例患者中,发生1例尿频、1例感染,不良反应率为2.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是其手术时间却比开腹手术时间长,临床应用中要不断提高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以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一般情况下肌瘤无症状则无需治疗,如有症状则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故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手术操作复杂、时间长等问题也使其应用存在一定争议[1]。本研究以1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对象,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在27~69岁,平均年龄46.7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4年;针对该8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80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年龄在28~71岁,平均年龄44.5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腰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部分患者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按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操作。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取头低臀高位,倾斜15~25°;脐部穿刺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于左右麦氏点各做10mm、5mm切口,置入trocar,探查盆腔脏器、子宫肌瘤等,明确病变部位;将子宫浆膜层、肌层至肌瘤表面用单极电钩切开,长度略小于肌瘤直径;沿瘤体假包膜向下分离至肌瘤基底部,双极电凝离断,用双极电凝对创面止血。从左下腹切口取出小肌瘤,如肌瘤体积较大,则用取瘤器粉碎,再取出;术毕用生理盐水冲洗残腔,缝合切口闭合瘤腔即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80例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对照组80例患者中,发生腹痛、尿频、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者10例,比例为12.5%;观察组80例患者中,发生1例尿频、1例感染,不良反应率为2.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病情发展较慢,会导致月经量增多,且瘤体较大者还会引起压迫症状,并存在癌变的可能性[2]。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其中药物治疗疗程较长,且停药后会存在反跳现象,而且很多患者对长期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不耐受,故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其显著优势在于不受患者年龄、肌瘤数目、部位及大小等因素的限制,因此被作为肌瘤数目多、直径大、部位特殊肌瘤剔除的首选方法。术后通过手指触摸即可发现较小的深部肌瘤,瘤腔也可以在手术操作者直视下缝合、关闭,子宫形状恢复好。但是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切口大、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后易发生粘连等不足[4]。

    目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仍未取得统一,很大程度上由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与临床经验决定是否可采取腹腔镜手术。目前认为浆膜下或阔韧带子宫肌瘤、多发3~4个不超过6cm的肌壁间子宫肌瘤、直径不超过10cm的单发肌壁间子宫肌瘤适合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5]。而相比之下,开腹手术的适应证则更加广泛,适用于所有年轻患者,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由此可见,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是其手术时间却比开腹手术时间长,临床应用中要不断提高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以缩短手术时间。

    参考文献

    [1]王疏影,张颖.三种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体会[J].西南军医,2013,15(4):428-430.

    [2]刘春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2(3):56-74.

    [3]单莉,何菊仙,张卫文,等.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手术效果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5(9):1221-1223.

    [4]沈健,黄磊,田训,等.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8):1241-1242.

    [5]张晖,吴云燕.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12):1077-1079., http://www.100md.com(林素琼)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子宫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