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
编号:13631151
产后出血在产程中的预防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24
     【摘 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产程中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3月进入医院产房阴道分娩的14例产妇,对其发生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产前预防及产时和产后心理护理的方法。结果:380例分娩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14例,占分娩总数的3.68%,按其主要原因分为宫缩乏力(71%)、胎盘因素(14%)、软产道损伤(14%)。结论:加强产科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提高助产技术及急救水平和采取预防性产前、产时和产后心理护理是达到有效防控和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对此,本文探讨了产后出血的原因、防治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38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14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2例,有人流史4例,引产史1例。病例的收纳标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排除胎儿娩出24小时后和产褥期出血。

    1.2 出血量计算方法 有容积法和称重法。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将接血器皿置于产妇臀下至产后2小时取出[1],直接测量接血器皿中的血量;称重法是将产包敷料重量,也就是干重提前称重,以克计算,湿重是将浸有产妇血液的产包敷料称重,以克计算,公式是(湿重-干重)÷1.05=产后出血量,正确评估产后出血量有助于医生积极给予产妇补偿血容量。

    1.3 方法 根据病历记录和临床诊断,统计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会阴裂伤。

    2 结果

    产后出血原因:本组14例,宫缩乏力占71%(10/14),胎盘因素占14%(胎盘粘连1例、胎盘残留1例),软产道损伤占14%(宫颈裂伤伴阴道壁血肿1例、会阴裂伤伴阴道壁血肿1例)。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预防

    3.1.1 产前预防 孕期保健非常重要,门诊及孕妇学校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系统全面的孕期及分娩期营养补充、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指导,使孕产妇熟悉分娩技巧及流程,帮助孕产妇缓解紧张心态[3]。门诊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进行宣教,使孕产妇及家属提高警惕。医院应尽可能做好抢救措施,如医院不具备抢救条件应将产妇紧急转往上级医院,应对产后出血的发生[1]。

    3.1.2 产时预防 分娩过程中与产妇多交流,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防止第一产程延长,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处理。产程中使用分娩镇痛后消除了产妇对宫缩疼痛的惧怕心理,使产妇的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持续的支持和安慰,分娩过程中盆底部肌肉比较放松,所以也就提高了接生技术[1]。第二产程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太快,掌握会阴侧切的适应症及手术时机。

    3.1.3 产后预防 产后出血的发生大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故胎盘娩出后在产房的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及膀胱充盈情况等,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1]。重视第四产程。

    3.2 产后出血的护理

    3.2.1 产时护理 ①助产士应陪伴在产妇身边,根据产程进展对产妇进行观察,产妇在分娩前会有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这样会影响产妇对分娩的自信心,可播放轻柔的音乐缓解其紧张情绪,助产士与产妇进行良好的沟通及心理护理,与孕产妇进行肢体沟通,握住孕产妇的手给予鼓励,为其擦汗给予安慰,夸奖孕妇的坚强并给予鼓励,使其感觉亲切和安心[3],时刻与孕妇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向产妇讲解产程的大致过程及宫缩疼痛的原理,消除其对分娩及胎儿安全的紧张感,消除其焦虑、烦躁等情绪,并指导产妇缓解宫缩疼痛的方法,让产妇正确对待宫缩引起的疼痛[2]。②产妇宫口开全后,指导产妇正确应用腹压,并在旁边鼓励产妇,鼓励其丈夫陪伴身旁使其增加分娩的信心,胎肩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静脉点滴,帮助其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2]。告知新生儿性别并且附加夸赞的话语以缓减其压力和疲劳,使其保持平稳情绪,不可过于激动,防止产后大出血的发生[3]。

    3.2.2 产后护理 对胎盘的剥离和娩出进行观察,帮助产妇缓慢、正确将胎盘和胎膜娩出,并检查胎盘和胎膜是否娩出完整,如胎盘在产妇分娩后30分钟未能娩出,通知医生及时为其作相应的检查,分析胎盘是否剥离不完全或胎盘粘连,并配合医生采用人工剥离胎盘术对其进行胎盘剥离。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恐惧、激动的情绪,可酌情使用适量的缩宫素进行治疗,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娩结束后,察看产妇软产道是否损伤和血肿,对有损伤者,检查完毕后按层次缝合。将新生儿清理后抱给产妇,并使新生儿爬在妈妈胸腹部进行皮肤接触,对产妇及其家属宣教皮肤接触的好处。产妇分娩后2小时之内,应密切观察产妇,本研究中产后出血14例中有10例是子宫收缩乏力,因此助产士在这段时间应仔细观察产妇阴道出血情况,每15~30分钟测量产妇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子宫收缩情况。帮助产妇尽早开奶,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并进行母乳喂养宣教,打消其负面情绪[3]。叮嘱产妇尽早排空膀胱,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2]。

    3.2.3 发生产后出血的护理 ①安慰产妇减少其紧张情绪,为产妇提供尽量安静的休息环境,保持平卧或头低足高位,利于产妇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给予吸氧并建立多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补充血容量,观察输液速度并调整[2]。②积极配合医生找出产妇出血原因并实行有效的止血。③密切观察产妇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并记录,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并观察和记录尿量,配合医生做好相关化验和检查。④遵医嘱做好备血和输血准备工作,如产妇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积极输血,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休克、预防并发症和防治感染并给予止血药物快速补液等对症治疗。记录抢救过程中出血量。⑤医护人员应对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心理

    疏导,减轻产妇焦虑情绪[2]。⑥护理人员与产妇一同照顾新生儿,提高产妇产后的自信心,消除消极心理[3]。⑦做好产妇会阴部的护理,指导其保持会阴部清洁,穿纯棉内裤,以利于会阴部伤口愈合。⑧鼓励产妇少量多餐,荤素搭配及进食富含铁剂的食物,增加机体抵抗力,指导产妇多饮水,增加代谢。

    产后出血是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的疾病,应提高助产技术及急救水平,加强产前对高危孕妇的宣教和检查,做好对孕产妇的产前、产时、产后的护理及监护,及时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董丽华.产后出血38例临床分析及预防[J].西南国防医学,2015,25(1):420-421.

    [2]朱义兰.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53-154.

    [3]张洪波.干预性护理对孕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4(3):1006-1007., 百拇医药(尹旭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