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在新生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新生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心律失常的新生儿38例,依据诊断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的19例新生儿为参照组,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的19例新生儿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新生儿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经不同方法诊断后,研究组阳性检出率(88.5%)同参照组阳性检出率(47.4%)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结果经检验后P<0.05。另外对两组新生儿家属的诊断满意度进行统计,研究组家属诊断满意度(100.0%)较参照组家属诊断满意度(57.9%)明显较高,组间结果经检验后P<0.05。结论:在新生儿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并大力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新生儿心律失常;诊断价值
新生儿具有特殊性,尤其是早产儿,其自身体质量较低,胸部较小,实施12导联自动记录心电图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临床在记录时常选择手动。就阵发性心律失常而言,手动难以记录到,若发现可疑心律失常时,也难以进行判断。近年来,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动态心电图逐渐引入临床检查的检测方法,同时具有诸多优势,如:可以有效检出起搏器功能异常和心律失常状况,同时可以有效观察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及心率异常,在一定程度上使准确性得以明显提升。为此,此研究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心律失常的新生儿38例进行探究,以下为具体研究过程和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研究抽取的疑似心律失常的新生儿38例入院时间均为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依据诊断方法差异性将38例新生儿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新生儿有19例。研究组19例新生儿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12:7,最大年龄为12个月,最小年龄为2天,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6.7±3.9)个月。临床诊断结果表明:8例新生儿为先天性心脏病,6例为新生儿窒息性肺炎,2例新生儿为呼吸道感染,3例新生儿为心肌炎。参照组19例新生儿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9:10,最大年龄为11个月,最小年龄为2天,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6.1±3.4)个月。临床诊断结果表明:6例新生儿为先天性心脏病,6例为新生儿窒息性肺炎,5例新生儿为呼吸道感染,2例新生儿为心肌炎。用软件包对两组疑似心律失常新生儿一般资料进行检验,未形成统计学意义,加强了组间的比较。本次研究所有新生儿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自愿参与调查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我院伦理委员会已通过。
1.2方法
此研究中使用的仪器为光电心电图机和心电图机,上述仪器将12导联常规心电图进行记录。若新生儿疑似心律失常,需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此期间,需将常规心电图予以记录。动态心电图利用动态心电图三导检测仪,选取适宜的通道,即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所有受检新生儿均将记录盒进行佩戴,时间为24小时,最后护士需将数据详细记录,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專业人员对上述数据进行修改和总结。
1.3指标评价
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新生儿不同方法诊断后的检出率进行统计,主要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房型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以及其他等。随后对两组新生儿家属的诊断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包含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三项。诊断满意度为满意率和较为满意率相加。
1.4数据统计和整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结果均选择软件包(SPSS 19.0)进行整理和计算,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满意度均以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呈现方式为百分率(%),检验方式为卡方(x2),组间检验结果形成统计学意义则表示P<0.05。
2研究结果
2.1研究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诊断后的阳性检出率
研究组19例新生儿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17例新生儿被检出,室性期前收缩、房型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以及其他分别为8例、2例、6例和1例,阳性检出率经计算后为88.5%;参照组19例新生儿予以常规心电图诊断,9例新生儿被检出,室性期前收缩、房型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以及其他分别为5例、1例、2例和1例,阳性检出率经计算后为47.4%。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详情数据结果由表1所示。
2.2研究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诊断后的诊断满意度
研究组19例新生儿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满意的家属和较为满意的家属分别为12例,7例,诊断满意度经计算后为100%;参照组19例新生儿予以常规心电图诊断,满意的家属和较为满意的家属分别为6例,5例,诊断满意度经计算后为57.9%。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详情数据结果由表2所示。
3讨论
动态心电图主要是将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活动予以记录,利用三导联或多导联进行,时间为24小时,每次检测可以获取15万次心动周期信息。随后通过计算机输入信息,经分析和处理后由专业人员进行修改,最后利用激光打印机将数据结果进行打印。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以正常心电活动、心律失常以及ST段变化为主,同时还包括心率变异率和QT间期内容等。通常情况下,动态心电图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进行弥补,同时阵发性心律失常和间歇性心律失常均可以进行有效捕捉。
由于新生儿具有特殊性,且长时间在睡眠状态,实施动态心电图可以将心律失常的类型予以判断,严重程度也明显予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心律失常的起止时间和症状的相关性予以明确,心脏病心律失常发作后的特点差异可以充分掌握。动态心电图具有多种优势,如:无创、携带便捷,同时在各个年龄段均适用。尤其是新生儿,若其出现心律失常,临床症状难以表达。实施动态心电图可以将心律紊乱及时发现,从而获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出现不良事件。此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参照组新生儿分别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前者阳性检出率(88.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47.4%),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另外,从新生儿家属诊断满意度来看,研究组(10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57.9%),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
综上可知,在新生儿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并大力推广。, 百拇医药(付新)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新生儿心律失常;诊断价值
新生儿具有特殊性,尤其是早产儿,其自身体质量较低,胸部较小,实施12导联自动记录心电图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临床在记录时常选择手动。就阵发性心律失常而言,手动难以记录到,若发现可疑心律失常时,也难以进行判断。近年来,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动态心电图逐渐引入临床检查的检测方法,同时具有诸多优势,如:可以有效检出起搏器功能异常和心律失常状况,同时可以有效观察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及心率异常,在一定程度上使准确性得以明显提升。为此,此研究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疑似心律失常的新生儿38例进行探究,以下为具体研究过程和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此研究抽取的疑似心律失常的新生儿38例入院时间均为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依据诊断方法差异性将38例新生儿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新生儿有19例。研究组19例新生儿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12:7,最大年龄为12个月,最小年龄为2天,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6.7±3.9)个月。临床诊断结果表明:8例新生儿为先天性心脏病,6例为新生儿窒息性肺炎,2例新生儿为呼吸道感染,3例新生儿为心肌炎。参照组19例新生儿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9:10,最大年龄为11个月,最小年龄为2天,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6.1±3.4)个月。临床诊断结果表明:6例新生儿为先天性心脏病,6例为新生儿窒息性肺炎,5例新生儿为呼吸道感染,2例新生儿为心肌炎。用软件包对两组疑似心律失常新生儿一般资料进行检验,未形成统计学意义,加强了组间的比较。本次研究所有新生儿家属均对该研究知情,自愿参与调查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我院伦理委员会已通过。
1.2方法
此研究中使用的仪器为光电心电图机和心电图机,上述仪器将12导联常规心电图进行记录。若新生儿疑似心律失常,需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此期间,需将常规心电图予以记录。动态心电图利用动态心电图三导检测仪,选取适宜的通道,即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所有受检新生儿均将记录盒进行佩戴,时间为24小时,最后护士需将数据详细记录,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專业人员对上述数据进行修改和总结。
1.3指标评价
对研究组和参照组新生儿不同方法诊断后的检出率进行统计,主要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房型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以及其他等。随后对两组新生儿家属的诊断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包含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三项。诊断满意度为满意率和较为满意率相加。
1.4数据统计和整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结果均选择软件包(SPSS 19.0)进行整理和计算,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满意度均以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呈现方式为百分率(%),检验方式为卡方(x2),组间检验结果形成统计学意义则表示P<0.05。
2研究结果
2.1研究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诊断后的阳性检出率
研究组19例新生儿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17例新生儿被检出,室性期前收缩、房型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以及其他分别为8例、2例、6例和1例,阳性检出率经计算后为88.5%;参照组19例新生儿予以常规心电图诊断,9例新生儿被检出,室性期前收缩、房型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以及其他分别为5例、1例、2例和1例,阳性检出率经计算后为47.4%。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详情数据结果由表1所示。
2.2研究组及参照组不同方法诊断后的诊断满意度
研究组19例新生儿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满意的家属和较为满意的家属分别为12例,7例,诊断满意度经计算后为100%;参照组19例新生儿予以常规心电图诊断,满意的家属和较为满意的家属分别为6例,5例,诊断满意度经计算后为57.9%。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P<0.05。详情数据结果由表2所示。
3讨论
动态心电图主要是将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活动予以记录,利用三导联或多导联进行,时间为24小时,每次检测可以获取15万次心动周期信息。随后通过计算机输入信息,经分析和处理后由专业人员进行修改,最后利用激光打印机将数据结果进行打印。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以正常心电活动、心律失常以及ST段变化为主,同时还包括心率变异率和QT间期内容等。通常情况下,动态心电图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进行弥补,同时阵发性心律失常和间歇性心律失常均可以进行有效捕捉。
由于新生儿具有特殊性,且长时间在睡眠状态,实施动态心电图可以将心律失常的类型予以判断,严重程度也明显予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心律失常的起止时间和症状的相关性予以明确,心脏病心律失常发作后的特点差异可以充分掌握。动态心电图具有多种优势,如:无创、携带便捷,同时在各个年龄段均适用。尤其是新生儿,若其出现心律失常,临床症状难以表达。实施动态心电图可以将心律紊乱及时发现,从而获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出现不良事件。此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参照组新生儿分别接受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前者阳性检出率(88.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47.4%),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另外,从新生儿家属诊断满意度来看,研究组(10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57.9%),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
综上可知,在新生儿心律失常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诊出率,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并大力推广。, 百拇医药(付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