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胃乏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胃乏力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胃乏力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结果:B组胃乏力发生率3.3%显著低于A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健康状况自评量表(theMOBitem shortformhealth survey,SF-36)评分明显高于A组,B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胃乏力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结直肠癌;早期康复护理;胃乏力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腹泻、贫血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取了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乏力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纳入对象均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并确诊。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2.06±6.97)岁,其中结肠32例,直肠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与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对比。
1.2护理方法
A组给予结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早期康復训练:术后24h内,待患者麻醉清醒和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其进行伸曲下肢、翻身扣背,以促进排痰,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扩胸等呼吸运动,以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术后1~2天,协助患者进行上肢(握拳、抬臂等)及下肢(抬腿、膝关节伸曲)恢复运动,1次10min,1天3~4次。指导患者2h翻身1次,并行腹式呼吸。术后第1天,多数患者可下床活动,并指导患者进行自主侧身等全身运动,协助其进行双腿着地、扶床行走以及室内行走等活动,术后3天即可单独行走,活动时问为30min一次,一天进行两次,对于少数体质较差的患者则活动时问相对较晚。患者在床休息时,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护理,腹部按摩时,患者应取仰卧或半卧位,协助患者用双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脐周,注意避开切口,1次10min,1天进行10次。两组患者护理周期均为30天。
1.3观察指标
胃乏力诊断标准:至少有1项检查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胃引流量不低于800mL/d,且持续10d以上。生活质量判断指标:采用SF-36进行评估,该量表以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以及身体活力为指标,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本次研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胃乏力发生率比较
B组胃乏力发生率3.3%(1/30)明显低于A组的23.3%(7/30),(x2=5.19,P<0.05)。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B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结论
胃乏力是结直肠癌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身体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多由手术后胃肠道重建引起的胃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消化液流入残胃,发生充血、水肿反应,加重胃肠炎性,胃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胃肠排空延迟,且术后胃泌素、胃动素等胃肠激素分泌量下降,抑制了胃肠运动功能。另外,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都有可能导致胃乏力的出现,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开展了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关节运动和全身活动,并配合腹部按摩护理。早期活动可使患者加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患者机体各项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热敷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胃肠道功能,从而改善胃乏力状况。
本次研究发现,A组出现7例胃乏力,胃乏力发生率为23.3%,B组出现1例胃乏力,胃乏力发生率为3.3%,其胃乏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A组SF-36评分为(72.6±11.4)分明显低于B组的(78.9±12.0)分,B组生活质量要优于A组。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胃乏力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百拇医药(王彩兰)
[关键词]结直肠癌;早期康复护理;胃乏力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表现为腹泻、贫血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取了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乏力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纳入对象均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并确诊。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2.06±6.97)岁,其中结肠32例,直肠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与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对比。
1.2护理方法
A组给予结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处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早期康復训练:术后24h内,待患者麻醉清醒和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其进行伸曲下肢、翻身扣背,以促进排痰,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扩胸等呼吸运动,以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术后1~2天,协助患者进行上肢(握拳、抬臂等)及下肢(抬腿、膝关节伸曲)恢复运动,1次10min,1天3~4次。指导患者2h翻身1次,并行腹式呼吸。术后第1天,多数患者可下床活动,并指导患者进行自主侧身等全身运动,协助其进行双腿着地、扶床行走以及室内行走等活动,术后3天即可单独行走,活动时问为30min一次,一天进行两次,对于少数体质较差的患者则活动时问相对较晚。患者在床休息时,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护理,腹部按摩时,患者应取仰卧或半卧位,协助患者用双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脐周,注意避开切口,1次10min,1天进行10次。两组患者护理周期均为30天。
1.3观察指标
胃乏力诊断标准:至少有1项检查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胃引流量不低于800mL/d,且持续10d以上。生活质量判断指标:采用SF-36进行评估,该量表以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以及身体活力为指标,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本次研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胃乏力发生率比较
B组胃乏力发生率3.3%(1/30)明显低于A组的23.3%(7/30),(x2=5.19,P<0.05)。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B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结论
胃乏力是结直肠癌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身体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多由手术后胃肠道重建引起的胃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消化液流入残胃,发生充血、水肿反应,加重胃肠炎性,胃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胃肠排空延迟,且术后胃泌素、胃动素等胃肠激素分泌量下降,抑制了胃肠运动功能。另外,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都有可能导致胃乏力的出现,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开展了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关节运动和全身活动,并配合腹部按摩护理。早期活动可使患者加强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患者机体各项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热敷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胃肠道功能,从而改善胃乏力状况。
本次研究发现,A组出现7例胃乏力,胃乏力发生率为23.3%,B组出现1例胃乏力,胃乏力发生率为3.3%,其胃乏力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A组SF-36评分为(72.6±11.4)分明显低于B组的(78.9±12.0)分,B组生活质量要优于A组。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胃乏力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百拇医药(王彩兰)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类癌及类癌综合征 > 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