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编号:13556480
动态心电图在心脏病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8
     【摘 要】 目的:研究在心脏病患者中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对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文数据统计目标即为样本医院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参与诊治的50例心脏病患者,样本分组依据即为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每组患者收入25例,将动态心电图诊断用于观察组,将常规心电图诊断用于参照组,验证比较参照组与观察组心脏病患者临床诊断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脏病患者临床诊断检出率对比参照组数据指标显著更高,P<0.05,统计学数据组间差异存在检验对比意义。结论:将动态心电图应用在心脏病患者中展现相对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脏病;预后;评价效果

    心脏病患者呈现出阵发性心前区不适现象,也有的可能发生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促使常规心电图诊断发现存在正常心电图表现,存在较大漏诊以及误诊概率。但动态心电图诊断可对安静和活动状态下心脏心率情况进行及时记录,捕捉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提升临床疾病检出率[1],有利于明确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数量、类型、发生时间等,防止发生漏诊或者误诊现象。本文作者验证对象即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心脏病患者,评估且研究将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用于诊断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收治的50例心脏病患者(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进行分组,参照组收入25例患者,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为13∶12,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1.55±4.3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21±0.32)年;观察组收入25例患者,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即为12∶13,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2.32±4.55)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4.02±0.54)年。验证参比观察组和参照组心脏病患者涉及的基础资料,P>0.05,数据组间计算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入组患者均满足临床判断心脏病的标准,且50例心脏病患者与患者家属充分知晓本院给出的知情同意书内容之后自愿于知情书上签字认可,上报本院伦理委员会以后获得相关人员批准。

    排除标准:将精神异常患者排除研究外;将资料不健全患者排除研究外;将不配合检查患者排除研究外;将中途退出者排除研究外。

    1.2 方法

    参照组心脏病患者开展常规心电图诊断,基于安静情况予以心脏病患者开展心电图检查,维持每秒25mm的纸速,为图像清晰和基线平稳奠定基础,心肌缺血改变,T波<1/10的导联R波,ST段水平降低0.05mV即为检查的基本标准。

    观察组心脏病患者开展动态心电图诊断,予以心脏病患者开展24h动态监测,记录患者多项体位,了解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以及发生时间。基于电位基线下ST段显示出下降型下移、水平型下移,下移标准>0.1mV即为检查的基本标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统计参照组与观察组心脏病患者临床诊断检出率(房早二联、室早二联、室性早搏、房性早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本院参与诊治的50例心脏病患者涉及的临床资料均输入到SPSS 21.0 for windows统计学计算软件中进行处理,用率(%)的形式描述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描述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检验对比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心脏病患者房早二联例数为3例、室早二联例数为2例、室性早搏例数为7例、房性早搏例数为11例,临床诊断检出率为92.00%,参照组心脏病患者房早二联例数为2例、室早二联例数为1例、室性早搏例数为6例、房性早搏例数为7例,临床诊断检出率为64.00%,P<0.05,统计学组间数据存在检验对比意义。见表1。

    3 讨论

    心脏病属于常见的临床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主要包括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血管、心脏,循环系统发生的疾病也被叫做心血管疾病,即为神经体液组织、血管、心脏等组织器官发生的疾病,属于常见的内科疾病,比较常见的就是心脏病,可对患者劳动力带来严重影响。心脏病包括两

    种类型,即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中心脏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可能影响心脏各组织;后天性心脏病即为出生后外界刺激或者内部因素影响心脏导致的疾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心脏病发生之后呈现出心悸、发绀、呼吸困难、咳嗽、心律失常征、心脏增大征、异常心音、脉搏异常等临床表现,临床诊断过程中可结合有心导管检查实施选择性心血管造影诊断,同时可依据选择性指示剂稀释曲线对心排血量进行检测,但因侵入性操作存在创伤,需要合理应用。非侵入性检查主要有心电图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图检查、超声心动图等,因属于无创伤性,患者接受比较容易。

    近几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规律变化,促使人们饮食结构出现很大变化,此外因生活环境以及污染的日益严重,发生高血压概率和冠心病概率显著增加,发生冠心病和高血压疾病之后可能发生胸痛、一次性胸闷以及心慌等表现,不少患者发生间歇性阵发性的心律失常现象。如对心脏病患者开展常规心电图诊断检查,仅仅只是对某时段内患者心率改变情况进行片面的记录,不能长时间观察以记录患者变化情况,十分容易发生误诊或者漏诊的问题。对心脏病患者开展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能够对患者心电活动状态开展24h持续记录,同时也能够对短暂异常心电图改变情况予以及时记录,有利于对室性早搏二联、短暂室速等致死性心律失常情况进行早期发现[2]。在目前临床诊断心脏疾病过程中室性早搏、室速、短暂房速、心脏停搏、房性早搏等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据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方式可将临床检出率显著提升。相比较常规心电图诊断检查,存在较为显著的优势和特点。与此同时,因心律失常情况存在比较多发病影响因素,以及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不同心脏病患者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情况。心律失常患者十分容易出现间歇或者短暂的失常现象,因此需要临床上高度重视发生心律失常的心脏病患者[3]。对于发生心率过缓或者心率过快等问题的心脏病患者进行及时检测和分析观察,且因心率过缓或者心率过快十分容易降低冠状动脉血流,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发生猝死[4],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对于发生头晕、心悸、胸痛等症状的心脏病患者开展心电图检测如显示出正常情况,此时可以予以患者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确保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预后具有显著的改善价值[5]。

    本文数据验证显示,观察组心脏病患者房早二联、室早二联、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临床诊断检出率92.00%与参照组数据指标(64.00%)比较显著更高,P<0.05,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检验对比意义。证实在临床诊断心脏病中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呈现出较高检出率,可对心脏病发生心律失常情况进行有效诊断。

    综合以上结论,将动态心电图检查用于在心脏病患者中相比较常规心电图检查展现出更好的检出率,有利于评估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徐明.动态心电图对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51.

    [2] 王建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7,24(11):1244-1245.

    [3] 张栩.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與临床,2017,17(06):873-875.

    [4] 孙晓雯,王晖.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07):88-90.

    [5] 董峥.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脏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24):51-52., 百拇医药(贺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