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919
编号:13532512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9
     【摘 要】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心内科疾病患者共计96例,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管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的ESCA评分和ADL评分护理前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护理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心律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协同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心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并促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从而使患者的疾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转归。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心内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心内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关注的一个重点,心内科患者不仅病情复杂,患者的心理精神因素也比较复杂,这些因素都对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而传统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已经无法兼顾这些护理需求,逐渐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协同护理模式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2]。为了进一步探究在心内科实施协同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笔者做出了如下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心内科疾病患者共计96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明确证实为心内科疾病患者,且患者均意识清晰,能够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按照所配合的临床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在42~76岁,平均年龄为(67.7±4.2)岁;患者的病程1~12年不等,平均病程(8.2±2.1)年;主要的疾病类型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分别为20例、18例、7例、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在41~78岁,平均年龄为(68.3±3.6)岁;患者的病程1~11年不等,平均病程(8.1±2.3)年;主要的疾病类型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分别为21例、17例、6例、4例。两组患者的社会学资料、疾病类型比例、病程、病情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协同护理管理干预,包括:1)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对患者的整体情况实施评估,主要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来掌握患者的各项情况,并据此作出准确地评估。2)由护士向患者和患者家属介绍协同护理模式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施过程、注意事项,争取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对协同护理模式的认可。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需求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3)由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应的心内科疾病知识,相关的护理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并采取播放视频和发放手册的方式向患者详细地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发展有整体的把控,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除了护理人员之外,患者及其家属也能够及时做出准确的反应。4)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家属掌握一些基础的护理技能和技巧,及时解答他们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培养患者掌握不同阶段的康复技能。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及心律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计量数据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分别运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3]和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4]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ESCA评分和ADL评分护理前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护理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心律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协同护理是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护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患者参与到临床护理当中,充分调动其自我护理积极性,从而实现有效提升自我护理能力的目的[5]。在协同护理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所担任的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以往的护理实施者变成了协调者、协助者和督导者,把握护理主线,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护理工作[6]。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的ESCA评分和ADL评分护理后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心律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心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并促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从而促使患者的疾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转归。

    参考文献

    [1] 代萍.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5):288.

    [2] 葛春仙.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09):149-150.

    [3] 邓敏,严义红.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3):153-154.

    [4] 姜淑霞,程建云.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疆医科人学学报,2014,07(02):242-244.

    [5] 俸莉莉,陈伟,曾桂敏.协同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评价[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05(10):169-174.

    [6] 王显霞.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2018,08(09):337-338., http://www.100md.com(韩扣珍 赵影飞 孙爱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