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摘 要】 目的 :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 60例中风偏瘫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干预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 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康复效果,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给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中风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效果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主要因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所致,以突然发病并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具有并发症多、残死率高的特点,且大多幸存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丧失劳动力,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中风偏瘫患者进入恢复期后除了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外,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则是保证康复效果的关键环节[2]。本研究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神经内科中风偏瘫患者,旨在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恢复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神经内科中风偏瘫患者,共计6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双侧瘫痪、病情不稳定精神病史、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及中途退出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0.25±3.73)岁; 病程5~15d,平均(10.24±3.01)d;左侧偏瘫33例,右侧偏瘫27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可比较(P>0.05)。
1.2 方法
對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包括被动及主动活动患肢,指导患者进行关节的屈曲、旋转、伸展、收放等练习,后期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站立、自行洗漱、入厕等日常活动。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中医特色护理,具体为:1):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简单易行,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扶正强身等作用。选中药路路通、川乌、肉桂、丁香等加入凡士林等赋形剂制成膏状,贴于主要穴位上,如:手三里、外关、肩髎、足三里、丰隆、风市等穴上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2)穴位按摩:采用拿、按、揉、捏等手法对患者患侧肩髎、肩髃、外关、手三里、曲池、肩前、血海、梁丘、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风市等穴进行按摩,每穴点按2min,再采用一指禅、揉法、推法、拍打等按摩患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肌群、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等,以达到舒经活络、运气活血、缓痉止痛的功效。3)耳穴压豆:取枕、神门、肾、脑等穴进行耳穴压豆,常规消毒耳廓后采用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于以上诸穴进行敷贴,并嘱患者定时进行按压,易出现酸麻胀痛为宜,每日4~5次,双耳交替进行。4)中药熏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祛瘀活络、行气活血的组方(当归、红花、川芎、生半夏、艾叶、透骨草、桂枝)适当加减后与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煮沸后调节温度42℃左右时对患处进行熏洗,每次30min,1次/d。
1.3 疗效评价标准[3]
痊愈: NIHSS评分减少80%以上,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基本自理;显效: NIHSS评分减少60%~80%,肢体功能明显改善,可从事简单日常活动;有效:NIHSS评分减少30%~59%,肢体功能有所好转,在旁人协助下可完成部分日常活动;无效:NIHSS评分减少30%以内,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善,生活仍不能自理,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 ±s )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偏瘫是中风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患者常因脉络痹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等而导致神经损伤,从而引发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在西医临床中一般采用康复训练来改善肌群和机体生理功能,重塑运动思维以改善肢体功能,但效果常不尽人意[4]。中医特色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观念、脏腑经论学说指导下实施的辨证施护,根据病因、患者体质、脏腑功能变化等因素,通过穴位贴敷、按摩、耳穴压豆、中药熏洗等方法从根本上消除致病因素,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肢体功能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康复效果,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覃樱,柳芳妹,施清燕,等.开展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1(11):176,178.
[2] 李淑芹,王宇,郭庆玲.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后偏瘫肢体恢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08(33):38-40.
[3] 郭淑玲,李淑萍.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6):165-166.
[4] 张文娟,刘晶晶.中医传统康复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6):53-55.
[5] 郭红娜.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9):127., http://www.100md.com(李慧慧)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中风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效果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主要因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所致,以突然发病并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具有并发症多、残死率高的特点,且大多幸存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丧失劳动力,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中风偏瘫患者进入恢复期后除了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外,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则是保证康复效果的关键环节[2]。本研究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神经内科中风偏瘫患者,旨在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恢复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神经内科中风偏瘫患者,共计60例,所有患者均伴有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双侧瘫痪、病情不稳定精神病史、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及中途退出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0.25±3.73)岁; 病程5~15d,平均(10.24±3.01)d;左侧偏瘫33例,右侧偏瘫27例,根据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可比较(P>0.05)。
1.2 方法
對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包括被动及主动活动患肢,指导患者进行关节的屈曲、旋转、伸展、收放等练习,后期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站立、自行洗漱、入厕等日常活动。
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中医特色护理,具体为:1):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简单易行,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扶正强身等作用。选中药路路通、川乌、肉桂、丁香等加入凡士林等赋形剂制成膏状,贴于主要穴位上,如:手三里、外关、肩髎、足三里、丰隆、风市等穴上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2)穴位按摩:采用拿、按、揉、捏等手法对患者患侧肩髎、肩髃、外关、手三里、曲池、肩前、血海、梁丘、委中、承山、阳陵泉、足三里、风市等穴进行按摩,每穴点按2min,再采用一指禅、揉法、推法、拍打等按摩患肢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肌群、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等,以达到舒经活络、运气活血、缓痉止痛的功效。3)耳穴压豆:取枕、神门、肾、脑等穴进行耳穴压豆,常规消毒耳廓后采用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于以上诸穴进行敷贴,并嘱患者定时进行按压,易出现酸麻胀痛为宜,每日4~5次,双耳交替进行。4)中药熏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祛瘀活络、行气活血的组方(当归、红花、川芎、生半夏、艾叶、透骨草、桂枝)适当加减后与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煮沸后调节温度42℃左右时对患处进行熏洗,每次30min,1次/d。
1.3 疗效评价标准[3]
痊愈: NIHSS评分减少80%以上,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基本自理;显效: NIHSS评分减少60%~80%,肢体功能明显改善,可从事简单日常活动;有效:NIHSS评分减少30%~59%,肢体功能有所好转,在旁人协助下可完成部分日常活动;无效:NIHSS评分减少30%以内,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善,生活仍不能自理,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 ±s )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偏瘫是中风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患者常因脉络痹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等而导致神经损伤,从而引发明显的肢体功能障碍,在西医临床中一般采用康复训练来改善肌群和机体生理功能,重塑运动思维以改善肢体功能,但效果常不尽人意[4]。中医特色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观念、脏腑经论学说指导下实施的辨证施护,根据病因、患者体质、脏腑功能变化等因素,通过穴位贴敷、按摩、耳穴压豆、中药熏洗等方法从根本上消除致病因素,以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肢体功能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康复效果,在中风后偏瘫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覃樱,柳芳妹,施清燕,等.开展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1(11):176,178.
[2] 李淑芹,王宇,郭庆玲.中医特色护理在中风后偏瘫肢体恢复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08(33):38-40.
[3] 郭淑玲,李淑萍.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6):165-166.
[4] 张文娟,刘晶晶.中医传统康复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6):53-55.
[5] 郭红娜.中医护理在促进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9):127., http://www.100md.com(李慧慧)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