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 2016年第5期
编号:1487711
主动脉壁内血肿预后的中期随访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1日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5期
B型,夹层,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刘 浩 吴文辉 蒲俊舟 韩晓峰 曾庆龙 朱俊明 黄连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

    主动脉壁内血肿预后的中期随访研究

    刘 浩 吴文辉 蒲俊舟 韩晓峰 曾庆龙 朱俊明 黄连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

    目的 研究急性单纯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aortic hematoma,IMH)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预后,总结其转归特点,为临床随访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60例单纯IMH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规律随访,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及预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0.0±4.6)个月。结果 随访期间,IMH合并出现壁间血池(intramural blood pools,IBP)11例(18.3%),溃疡样突起(ulcer-like projection,ULP)11例(18.3%),穿透性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PAU)4例(6.7%)。42例血肿可见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31例预后良好,29例病变进展。29例病变进展的患者中,病变增大18例,主动脉破裂3例,瘤样扩张5例,夹层形成2例,肺栓塞1例;其中11例进行了腔内修复及外科手术干预。结论 IMH随访期间血肿大部分吸收,但多数患者会出现并发症,提示临床医生需要对IMH患者进行严格的影像学随访观察。

    单纯主动脉壁内血肿;并发症;影像学随访观察

    IMH于1920年由Krukenberg首次描述为无内膜破口的主动脉夹层,最初定义为主动脉壁内出血或主动脉内局限性血肿,血肿位于中膜与外膜之间,但无内膜破口不与管腔相通[1]。随着无创影像学检查技术与设备的发展与完善,IMH中更为微小的病变被发现。IMH最新定义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壁内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改变,影像学表现为主动脉壁环形增厚,伴或不伴PAU、ULP或IBP[2]。IM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主动脉壁间滋养动脉破裂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Song[3]研究报道,IMH经保守治疗后血肿大部分被吸收。但也有不少研究提出,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形成动脉瘤、经典夹层或发生主动脉的破裂。本研究随访60例急性单纯IMH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预后,总结其转归特点,旨在为临床随访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治的60例单纯IMH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73 字符